我不知道別人的母親是怎樣度過她的漫長歲月的,我只知道,自我有記憶以來,我媽媽就是一個很勤勞,很賢惠持家的形象。
我從外婆家回來以后,家里成天有洗不完的衣服,做不完的飯,包括照顧我和我的體弱多病的姐姐。
我沒有過多少喝母乳的經歷,也不懂我姐姐的苦楚。我媽情緒是不好的,每天除了干活就是帶我和我姐,那時候弟弟還沒出生,家里不怎么接受這件事,我媽對這件事也心有余悸。
我貪玩,也是大大咧咧的一個小妮子,喜歡洋娃娃,最喜歡的就是給洋娃娃做漂亮衣服穿,但我經常會被我媽抓住,然后吼個狗血淋頭。
“你一天就知道玩玩玩,那個破娃娃有什么好玩的!不學習嗎?不做家務嗎?”這是我媽的吼聲。
我當時心中無比委屈呀,像打了一千根毒針。為什么這么說我,娃娃不也很好玩嗎。那些書有什么好讀的,家務又臟又亂,有什么好做的?
若干年后我才知道,我媽這樣做是為我好,不是那種道德綁架地為我好,是真的為我以后打算。
你想啊,如果那時不讀書,以后拿什么跟別的孩子競爭?如果那個時候不做家務,以后拿什么跟別的情敵競爭?雖然俗,但我當時單凡勤快一點點,也不至于現在平庸得一塌糊涂。
話雖然這樣說啦,但是我媽媽還是很好的,仍然每天喋喋不休,每天一朝一夕重復那些早已揉碎了嚼爛了的價值觀。
我剛開始學寫日記的時候,水平很爛,不會寫,連星期幾都不知道,一天絞盡腦汁地就在那里編日記,什么今天遇到了一個啞巴,明天又看大讓一個可憐老太太。總之應有盡有,花樣百出。
結果這件事總算是傳到了我媽耳朵里,她拿起日記本,在我腦袋上狠狠地打了幾下,憤然地說:“日記寫不好就別寫了,你看你寫的都是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
我媽這樣徹底打擊了我的自尊心,讓我體會到了原生家庭不幸福是怎樣的一種絕望,同時掀起了我心里的狂波巨浪,讓我在推翻她獨裁政權的道路上前行……
看,我的文字靈感,就這樣在一夜之間噴薄而出,還得感謝我媽啊!
我媽就這么碎碎念,碎碎念,竟把我推上了語文課代表的位置,初三的時候,我寫下了全區第一篇文化作文,在期中考試以將近滿分的作文分數,使得全校傳看。
雖然從小學到初三這個進步水平是太慢了,但是我好歹也逆襲了,我媽嘴角出現了笑容,但是只是一瞬間。
“別驕傲,小心掉下來。”瞧,我媽鼓勵人的方式都不一樣。
但是后來在高中,我的成績確實一落千丈,但是語文這一科,我從來都是隨心而動,跟著心態來學習的,特別是作文。也許在小時候被打那一刻,就刻在我骨子里的是我媽的教誨和勢必戰勝作文的決心吧。
后來,高考錄取,我成功考到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大一的寫作也拿到了全國大學生作文大賽的獎。
也許,涓涓細流是教育,暴風驟雨也是另一種教育的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