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姒逸陽
他們行至一處集市,正逢幾個衙役如惡狼般圍著一位老漁夫模樣的老者,索要所謂“鮮魚貢稅”,那老者手中捧著幾尾鮮魚,滿臉悲戚,苦苦哀求:“官爺,這幾日風雨大,魚難捕得,家中老小還等著換錢糊口,實在拿不出多余賦稅呀。”
可那衙役卻不管不顧,抬手便要打翻魚簍,周遭百姓敢怒而不敢言,紛紛側目,卻又無奈嘆氣。
上官驍見狀,拳頭緊握,骨節泛白,剛要上前理論,卻見一青年男子從人群中躍出,身形矯健,幾步擋在老者身前,高聲道:“你們這些貪官爪牙,整日搜刮民脂民膏,還有沒有王法!”
這青年便是姒逸陽,他生得濃眉大眼,面容堅毅,透著股質樸的正義感,一身洗得發白的青布衣衫,滿是補丁卻整潔利落。
衙役們惱羞成怒,揮拳便朝姒逸陽砸去,姒逸陽毫不畏懼,側身一閃,順勢出拳反擊,三拳兩腳便將那幾個衙役打得落荒而逃。
上官驍與孟川的視線在空中交匯,那一瞬間,仿佛有靈犀相通,相同的欽佩與對這陌生青年的贊賞之意在他們的眼眸中閃爍。
兩人嘴角幾乎同時上揚,綻出一抹真誠而釋然的微笑,這笑容里蘊含著對姒逸陽在方才風波中卓越表現的由衷認可,他的冷靜、果敢與睿智,皆如星芒在這混亂塵世中乍現。
上官驍率先打破這片刻的靜謐,他身姿挺拔,向前邁出一步,雙手抱拳,向姒逸陽行了一個莊重的禮節,同時聲音洪亮而誠摯地說道:“姒公子,今日之舉,真乃英雄出少年!在那般劍拔弩張、混亂危急的情境之下,公子竟能面不改色,心不跳,以精妙絕倫之巧思,瞬間化解兇險困局,此等風范,實令上官某由衷欽佩,五體投地。”
孟川亦緊接著上前一步,抱拳行禮,不住地點頭,眼神中滿是贊賞:“沒錯,姒公子之謀略與膽識,我等皆有目共睹。尋常之人若逢此境,恐早已慌了心神,亂了手腳,而公子卻能如閑庭信步般從容應對,這般沉穩心境與非凡才能,實在是世所罕見,難得一見吶。”
姒逸陽微微欠身,回禮以示謙遜,他的面容平靜如水,淡然說道:“兩位公子謬贊了。逸陽不過是恰逢其時,路見不平,心中實在不忍見無辜之人遭受苦難,故而只是盡了自己的綿薄之力罷了。況且,若不是公子及時趕到,施以援手,僅憑逸陽一人之力,恐怕亦是難以周全,后果不堪設想。”他的語調平和沉穩,卻隱隱透著一股堅韌不拔的自信與從容不迫的堅毅,令人不禁對其刮目相看。
“不過,不知兩位公子是如何知道我姓姒的呢?”
“哈哈哈,姒公子,你腰間的荷包上繡著你的名字呢。”孟川回答道。
“原來如此哈哈哈,不知公子們如何稱呼啊?”姒逸陽爽朗的笑道。
“在下復姓上官。”“在下姓孟。”“原來是上官公子和孟公子。”
待周圍喧囂漸息,混亂的風波稍稍平定,上官驍似是忽然想起了什么,目光中帶著幾分好奇與探究之色,開口問道:“姒公子,我觀你方才應對那伙歹人的手段,可謂是巧奪天工,精妙至極。上官某心中實在好奇,不知公子師從何處,又是如何習得這般不凡的本事?”
姒逸陽輕輕一笑,抬起頭來,眼眸中閃過一絲回憶的光芒,稍作停頓后,緩緩說道:“不瞞大人,逸陽自幼便對這世間萬物懷有濃烈的好奇之心,總渴望探尋未知。曾游歷四方,足跡遍布名山大川,其間有幸結識了數位隱士高人。他們或精通兵法謀略,猶如諸葛再世;或擅長武藝防身,似那江湖豪俠。逸陽便在他們的悉心教導與傾囊相授之下,習得些許皮毛功夫,亦略通一些處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