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面對著文稿卻也生疏起來,未提筆的日子真的發生了很多,很多,從重重心事的默不作聲到那時悲喜參半的多重體驗,后來心潮澎湃的奮力一搏到如今時常目光平緩的遠處眺望……
愈是在重要的階段,似乎便愈是覺得迷茫,在別人眼中看來羨慕、肯定的東西,自己也對其背后潛在的代價更加看重。
別無選擇的人似乎會更加明確未來的道路,盡管其沿途布滿荊棘仍能在堅定的信念下踏平一切虛無,就算,那所謂的成功,注定失敗。
何當數千尺,為君覆明月。
以前喜歡冗長晦澀的筆法,也總是對于名家筆下平淡的話語生出不屑,可當再回首來觀摩以往的筆跡以及那時的想法,卻開始顯得些許稚嫩,但又甚至,那卻是人生成長歷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段轉變。
寫作,閱讀,學習甚至是感情不都是如此嘛?我們一邊嘆枉著那撞過南墻才遲來的結局,卻又肯定著以往那些彎路的必然性。經歷過了便會后悔,可直接錯過卻又會持續百般的遺憾,人生,便是無數次的選擇,而不同的選擇,又衍生出了不盡相同的人生啊。
恍然若隔世,再顧,已昔人。
相識,從我們出生那刻便已完成。從那之后,我們開始了另一個永恒的任務,就是與自己的相處。
這是一個人的相處。
對于兩個人來說的相處,又是否像前者那樣,永恒,又純粹?
友人間那交情似水,即使許久不見也能暢談以往的交往確實令人安心,情人間那初見乍歡,久處仍怦然的微妙情感更讓無數人士為之向往,但又有那即使經歷了一切,卻還是從愛戀回歸陌生的極端體驗。在一件事上,似乎,一個人到兩個人,改變的不是事情的人數,而是,事情的性質。
以往眉間傳意,如今相顧,已無言。
或者,不會再相顧。
花時同醉,落花時節,不逢卿。
二零二三年十月十九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