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了賈憲回去,孫雨沒有再回自己的院子,而是直奔高家。
不管周嘉的計策怎樣,先報給高姨媽知曉。若是能用上,豈不是能化解一場災難?
高家這個年過得無比艱難。
雖然表面是和前幾年一樣的拜年,送禮,給孩子們都買了新衣裳鞋襪,但是高家公的冷臉還是讓過年的氣氛有些陰沉沉的。
高大郎開門迎了孫雨進來,小聲道:“今天大父問你去哪里了,聽了娘的回話,臉色就不好看。你快想想待會兒怎么說吧?!?p> 孫雨嘆氣,拍拍他的肩膀,示意自己已經明白,“知道了,我先去拜見大父。”
過年期間,高家公看管自己很嚴,輕易不許隨便出去玩。
幸虧還能以縣主伴讀的身份說事,不然一步都走不出去。
高大郎嘿嘿笑起來,“你運氣好,黃老姑父叫了大父出去了。要不我怎么敢跑來開門呢。”
孫雨輕舒一口氣。
沒在家也好,索性讓高姨媽轉達計策。
說不定還能補充一點,更加完善。
高姨媽神色有些疲憊,正和高姨爹說著什么。
高家一個女孩兒正乖巧的拿著小捶子給她輕捶小腿。
孫雨忙上前:“我來幫姨媽捶!”
女孩兒早錘的手臂酸了。她年紀還小,正是貪玩的時候,很高興的把錘子給了這位雨姐姐。
猶豫一會,開口問母親能不能出去玩會兒。
高姨爹笑道:“穿好衣裳,讓哥哥帶你們去玩?!?p> 高大郎和女孩兒都開心的出去了,屋里一時靜謐。
孫雨規規矩矩地側坐在一個小杌子上:“我今天想到對付趙家的一個法子,姨媽聽聽有沒有用。”
將周嘉的計策緩緩說出來。
隨著她的講述,高姨媽的身子漸漸坐正,神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待到講完,她和高姨爹對視一眼,低聲問道:“這是誰給你出的主意?”
孫雨知道姨媽的顧忌。
這種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若是被別有用心的人探聽到,免不了再惹出麻煩。
“是一個朋友說的。我保證他和綾錦院一點關系都沒有。”
高姨爹坐不住,站起身來繞室徘徊。
過了一會才問到:“苗院使新來院中,他的心腹都是苗家的人,我們家怎么使喚的動呢?”
孫雨心中一動。
按照她觀察的情形,高家能搭上的苗院使親近之人有三個。
一個就是和高家有親的黃行首。
從高家這邊看,他是最合適說和之人,因為事情本來就與他有關。
但是弊端也明顯。他和高家的關系太深,趙家要是能信任他,此事都不用拖到現在,高家早就后悔當初行事過于吃獨食了。
第二個就是綾錦院的貼司。
苗院使看起來很信任這個貼司啊。
孫雨將自己見過的苗院使如何厚待貼司描述一遍,讓姨爹參考。
但是高姨爹斟酌半晌,還是拿不定主意,“貼司與高家交情泛泛,而且……”
他搖搖頭,沒有再往下說,問道:“第三個是誰?”
他雖然沒繼續,孫雨卻有點明白。
她也見過那個貼司,對金錢看的比較重,領取物料時候,必須給他點好處,不然一定會克扣好料。
要請他說和,還不知道要花多少錢。
“第三個是借貸織機銀錢的傅剛掌柜?!?p> 高姨爹失望:“傅掌柜和趙家走得更近,聽說還結為婚姻之好了,只怕不會幫助高家的?!?p> 孫雨連忙接口:“我有個朋友,應該能說服他?!?p> “嗯?”高姨爹停下,疑惑的看過來。
高姨媽眼前一亮,忙插口問:“雨兒,你怎么會認識這個人?聽說院使也很器重此人。”
“這個……我也不認識這人,就是……”孫雨結結巴巴的,頓了一會才道,“是張家的一個朋友,與傅掌柜認識,也許可以托著問問?!?p> 高姨爹目光如炬,盯著孫雨看了好一會兒,沉聲問道:“雨兒,此事非同小可。你又年紀小,不免會被人欺騙。你說的朋友究竟姓甚名誰,是否可靠?”
孫雨張口結舌。
要是說出楊大郎來,自己在陳家的事情可不就是全漏了嗎?
高姨媽急的不行,摟住她問道:“快些說呀,連人的來歷都不說清楚,高家怎么敢托付如此重要事?”
姨媽的顧慮很對啊。
要不先說,找機會囑咐楊大郎一聲,讓他不要透漏自己的事情也就是了。
她挑挑揀揀的把楊大郎和傅掌柜的交情說了一下。
“楊家和張家有生意來往,我曾和他家女眷見過,應該能幫這個忙。”
高姨爹撫著胡須皺眉思索一會,對孫雨說道:“還是要見見這個楊大郎再說。這樣,你通過女眷給楊大郎遞個信兒,就說我請他喝酒,在酒樓一聚。”
孫雨嚇了一跳。
這要酒席間提起自己來,不但和陳家的事情暴露,連自己是女子的秘密也保不住。
趕緊勸道:“姨爹,您又和楊家人不認識,突然就要請人家喝酒,不太合適吧?別到時被人誤會,以為您不知深淺,言行隨便,反而不肯幫忙,壞了事情。依我看,還是我把前因后果說一說,等他幫忙了,您再請人喝酒酬謝不遲?!?p> 高姨媽也覺得沒人引薦,突兀的攀交情不合適,說不準把事兒給辦黃了:“最主要是辦成事,還是雨兒的想法保險點。再者說楊家和綾錦院又不搭邊,就算知道這件舉報事情也沒什么。”
高姨爹一時難以決斷,嘆息道:“等爹回來再商量吧?!?p> 高家公回來的很遲,孫雨和兩個女孩兒早就睡下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高家公特意和孫雨聊了一會,總之是詢問楊家情況,最后同意了孫雨的辦法,還叮囑說,楊家若是要什么好處,盡快回復高家。要求不過分的話,直接答應也可。
孫雨很鄭重的答應了。
本來這事也是她搞出來的,如今由她出面了結,正好!
等到孫雨到了楊家把事情一說,楊大郎無不應允,反而催著她快些給蓬萊的孫家采金處協商。
鎩石已經開采完了,這孫家一點音訊也沒有,急的齊家老大差人跑來兩趟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