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一會功夫,楓橋鎮上的小路,在眾人的清掃下已經干凈許多,鄉親們都聚集在鎮子口等候。為首四人正是葉雨樓和父母,還有書館先生李良。
葉雨樓的父親葉正德和母親蘇氏一輩子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即使偶爾到縣里售賣農貨,卻是從不曾見過縣丞,想不到第一次見縣丞竟是人家上門來。葉正德越想越覺得像做夢一樣,得虧自己有這么一個寶貝兒子,真是太給他長臉了!但是畢竟是第一次見縣丞,不說楓橋鎮,就是在整個寧安縣,所有的事都是人家一口說了算,雖然人還未到,葉正德站著卻是越發的局促不安。
察覺到父親的異樣,葉雨樓轉過頭來,輕聲地說道:“父親,您別緊張,縣丞大人是來給咱家道喜的,自然點兒就行。”說著伸手在葉正德后腰輕輕拍了拍。聽到兒子的聲音,蘇氏沒有說話,只是握著葉雨樓的手握的更緊了。
車馬聲漸近,只見官道上出現了一隊人馬,服飾皆以黑紅色為主,最先四名差人開道,身后是兩面對旗,分書“鼎之三足,探花及第”八個大字,往后一座朱紅色四人大轎,甚是氣派。掩映之下,再往后卻是看得不真切了,影影綽綽地似是還有不少人。
“咣…咣…咣……”
七聲鳴鑼之后,隊伍已是行至跟前停了下來,李良拉了一把葉雨樓,忙跪伏在地,大聲說道:“恭迎大人!楓橋鎮訓導李良,隨新科進士葉雨樓前來候迎!”
“哈哈哈!”一聲爽朗的大笑從轎中傳出,那座四人大轎便穩穩落坐在地。緊接著有差人掀開轎簾,一位身著華服的老者探身走了出來,前方差人朝兩側分開,老者雙手負于身后,徑直走至眾人前,步伐穩健,氣度雍容。
老者在眾人前站定,打量著跪伏在最前方的葉雨樓和李良,單手捋須,朗笑道:“李良,好好好!都起來吧,容我好好看看我這寧安縣的新科探花!”
葉雨樓起身,又是一禮,“縣丞大人!”
老者瞇著眼仔細端詳,待看到葉雨樓如此年少之后,不禁喜上眉梢,又是一聲大笑,“哈哈!果然是少年英才,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此番探花及第,乃我寧安縣之福啊!”
“來人,快為探花郎牽馬披服!”說著向后方一擺手,立馬便有兩名差人牽過一匹高頭大馬來。此馬異常高大神駿,頭系赤絲,渾身披掛紅綢,一看便知乃專為探花郎所選。葉雨樓被差人罩上一件紅底黑色云紋披風,端坐馬上,葉父葉母和李良也被請到了后方備用轎內。
“噼噼啪啪!”“咚咚咣咣!”鞭炮齊鳴,鼓鑼開道,一行人浩浩蕩蕩進了楓橋鎮。
……
葉雨樓家中正廳,縣丞在中堂坐定,開口道:“今有我寧安縣楓橋鎮葉雨樓,得中進士,謹遵上意,特賜金銀百兩,絹綢十匹,上等文房四寶一套!來人,獻禮!”
言罷,眾差人將幾個大箱子抬了進來,整齊的放在一旁。縣丞又道:“葉雨樓,今日之后,你便早做準備,盡早來縣衙,我為你安排進京事宜!”
葉雨樓忙道:“謝大人,葉雨樓領命!”
縣丞又對李良說道:“李良,葉探花之事便由你協助,待得此間事了,你且去縣衙報道吧!”
李良聞言大喜,忙跪伏在地:“李良領命!”早年他曾任縣學教諭,因交友不慎,被人陷害,才被排擠到楓橋鎮擔任訓導,不想卻是因禍得福,這次回去,定是要比之前風光多了。
“起來吧!”縣丞邊說邊站起身來,走到葉雨樓面前,開口笑道:“柳護衛說有要事與你說,老夫也聽不得,你倆且聊聊吧!”說著便招呼差人屏退四方眾人,自己也出門去了,屋里只剩下了葉雨樓和先前在縣丞邊上的一名護衛。
“葉公子莫急,我乃御前侍衛,受王命前來護送公子!”
聽得此話,葉雨樓釋然,正欲開口,又見柳護衛說道:“但這只為其一,臨行前風先生賜我一物,囑咐我來此后轉交公子,葉公子到王城后可憑此物去拜謁風先生!”
說著從懷中取出一件圓形物事遞給葉雨樓,葉雨樓趕忙雙手接過,只見這是一塊通體透明的的環狀玉佩,雕刻的小巧精致,入手微涼,不似凡物。
見葉雨樓接過,柳護衛又小聲說道:“公子有所不知,風先生雖在我朝供職,但其本身卻是仙門中人,眼界極高,葉公子能得風先生賞識,著實讓人羨慕啊!”
葉雨樓心中一驚,他并不是第一次聽說仙門中人,他知道黎叔便是仙門中人!黎叔臨終前曾告訴葉雨樓出去后要留意仙門的消息,只是能有多少造化,黎叔卻是無能為力了!葉雨樓一直記得黎叔的囑托,只是沒想到,這消息竟然來的如此之快!
想至此處,葉雨樓收起玉佩,開口道:“那么這一路便辛苦柳護衛,玉佩之事,葉雨樓記下了!”
看到葉雨樓如此平靜,柳護衛只當他是不知曉仙門的含義,卻也不便多說,又叮囑了幾句,便告辭了。
當晚,葉雨樓一家人送走道喜的鄉親們之后,已經是深夜了。蘇氏正在為葉雨樓收拾行裝,兒子過幾日便要去王城了,王城那么遠,兒子之前赴考時,單單路上來回便用了兩個多月,這才剛回來沒幾日,轉眼就又要走了。雖然說從兒子讀書開始,她便一直盼著這一日,但是這一日真正來到的時候,她心中卻是千萬個舍不得。想著想著,蘇式的眼淚不由得流了下來,低聲抽泣起來。葉正德在一旁也不知道怎么辦,兒子這么出息,但他夫婦倆就這么一個獨子,從小一直在身旁,這驟然分別,他也是有些難過。
隨后三日,葉雨樓和李良去縣里見過縣丞和柳護衛,定下出發時間后,便每日在家里陪在父母身邊,靜靜享受這短暫的相聚時光。期間不斷有寧安縣一些大戶人家慕名前來賀喜,拜訪這位少年探花,葉家都一一道謝,也聽說李良不僅恢復了教諭一職,更是深得縣丞器重,在縣學里擔任要職。最后一日,葉雨樓去了一次石林,和黎叔告別。
三日后,葉雨樓和柳護衛一行正式出發,去往王城路途甚遠,即使是他們一行快馬加鞭,怕也是要二十多日。
風兒輕輕吹過,靜水流深,葉雨樓的牽掛在這里,楓橋鎮似往日一般寧靜。
葉雨樓走了,前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