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那令箭長不過一掌,形制古樸,色澤黑中透紅,入手沉重非常,雖年代久遠亦無銹跡,箭身上刻了個“五”字。
便有人問道“敢問管副幫主,這令箭的來歷是否真如外間所傳,為南宋陸秀夫陸丞相所制?”
“據說正是如此,當年蒙古鐵蹄南下,我大宋義軍揭竿而起,陸丞相護著宋少帝在海上筑城,以玄鐵鑄了九枚令箭號令各路義軍,又鑄了一塊令牌,由少帝親掌。因令牌周身有九道弧形環饒,形如九瓣之花,便名百花令,可嘆忠臣義士無力回天,華夏傾覆,神州淪陷,直至我朝太祖皇帝起事,才趕走蒙古人,神州得以重見天顏,沒辜負二百年前的英靈?!?p> 廳中頓時沉寂,宋朝覆滅,乃華夏之痛,元末紅巾軍起事時,打的就著恢復大宋的旗號“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弊阋娎杳癜傩諏λ纬母星橹睢?p> 管副幫主也是神思遠駛,良久方道“元朝統治森嚴,令牌令箭難見天日,輾轉顛沛,不知落入何人之手,直至我大明立朝后,方漸為人知。收藏者既有武林中人,也有普通商戶和平民,凡知曉淵源者,莫不因其凝聚前人一腔碧血而多加珍視。敝幫故許幫主在世時無意中獲得百花令,也是喜愛非常,從不離身。不想到了今日,竟成一些人爭名逐利的物件,甚至為了奪箭枉殺人命。”
眾人紛紛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一文士打扮的中年人慨然道“令牌令箭若有靈,豈愿與此等小人為伍?我聽聞長青幫雖然失箭,卻又尋回,如今共有四箭,何不就此置身事外?就讓那些跳梁小丑們自去攻伐,武林盟主一事,咱們不理它也就是了。”
眾人瞧說話之人乃游仙莊莊主劉天紅,生平極是樂善好施,在江南一帶甚有人緣。
管副幫主點頭道“劉莊主所言極是,可外間風波一日不息,便會有人因此喪命,既然讖語所言應在今年中秋,我與成幫主商議過,索性借此契機,舉辦一場武林大會,以求盡快了結此事?!?p> 廳中頓時熱鬧起來,到場的雖多是俠義輩,但習武之人聽到武林大會四字,總是興奮異常。
劉莊主訝然道“什么?成幫主難道~~愿意拿出百花令?”見管副幫主點頭,心中頓時茫然。
滿廳議論中,一人大聲道“此事大大不妥。莫說當今武林根本不需要什么盟主,即便要選,也當以德行為上,豈能以武論之?若最后勝出的是個十惡不赦之徒,難道我們也要聽他的號令不成?”
廳中一靜,少爺認得說話者赫赫有名,乃金沙幫幫主石泰,從事的雖是金沙江的采礦生意,但行事義薄云天,絲毫不染銅臭,在川藏一帶聲望甚隆,有部眾二千余人。
成幫主幾年前專程去金沙江拜訪,二人一見如故,結為義姓兄弟,他武功之高在當今武林也是前十之選,內力精湛,一手金丸彈無虛發。
此次石泰專程來長青幫助拳,剛到這里,便急匆匆參加了管慎行召集的大會,雖聽聞此議也是成幫主的意思,但內心極不贊同,當即出言反對。
廳中眾人都覺得石泰的話大有道理,紛紛點頭道“不錯不錯,要我等聽惡人的號令,確是不成。”
卻見管副幫主面帶微笑道“大伙何必要聽那人的號令?”眾人一怔,不明所以。
管副幫主恭恭敬敬朝石泰施了一禮,道“石幫主所言,正是成幫主的意思。武林盟主,非有德者不能居之,百花令只是一塊令牌,若此人無才無德,即便武功真是天下第一,又能奈我等何?”
眾人心中怦怦大響,只聽管副幫主緩緩道“他就算拿到百花令,也不過是,一個人的盟主罷了?!?p> 廳中靜了片刻,突然滿廳哄笑“就是就是,想通過一場比試就當上武林盟主,做他的春秋大夢!想指揮咱們,門也沒有?!?p> “要來只管來!老子正想看看這一個人的盟主長啥樣!”
“照我說,要好好查查這些人的底,有沒有為奪箭枉殺人命的,若查得屬實,大伙一擁而上,把這武林盟主打個稀巴爛!”
管副幫主好不容易制止了滿廳喧嘩,揚聲道“諸位,武林盟主之事流傳甚久,雖說謠言止于智者,但鬧到這個局面,也無法置之不理,既然君山就在我幫總堂附近,我們也只好擔起這份責任,承辦此次武林大會。最后誰能勝出雖無法預料,但自古邪不勝正,沒人能拿著一塊令牌行不義之事!今日請大伙來,就是要提前說明這件事?!?p> 眾人紛紛點頭,目前看來,這確實是平息紛爭的最好辦法。忽有人想起一事,問“長青幫有令箭,那就是會派人出戰了?”
此話卻說到了管慎行痛處,只見他雖點頭,臉色卻有些發暗。
劉天紅知成旭川癱瘓后,長青幫再無人能與江湖一流高手抗衡,忙打圓場“聽說有高人把三枚令箭送給長青幫,不知有無此事?”
管副幫主朝他點點頭“確有此事,長青幫上下都感此人大恩?!?p> 從懷中掏出一個盒子,小心打開取出,乃一干枯的杜鵑枝葉,(注:杜鵑其實秋天也開花,我小區就有,不過為省事,還是寫成沒花的枝葉。)
眾人大叫“杜鵑花!杜鵑花!”
少爺對那杜鵑花的名號倒也不甚陌生,不由得激動起來,管慎行嘆道“杜大俠幾十年來在江南行俠仗義,扶危濟困,所作所為,無人不敬仰,本幫此番遭此巨變,杜大俠出手相助,管某實在感激不盡?!?p> “杜大俠肯介入此事,大伙就不用愁了。”“不錯,若杜大俠肯出任武林盟主,在下倒是心服。”
管慎行嘆道“杜大俠若肯與會,那是武林之幸,只可惜他拿到令箭后就轉贈本幫,足見無意擔任盟主一職,這倒難辦了。”
眾人被澆了一盆冷水,好不失望。有人嘆道“世事總是如此,越有資格的,越是不肯,越沒資格的,越是爭搶不休。”
“我看不如大伙一起去勸勸杜大俠,事關大局,說不定他會答應。”附和者甚眾。
管慎行苦笑道“管某何嘗不作此想?只是杜大俠一向神龍見首不見尾,管某與他始終緣悋一面,不知在場諸位中,有誰見過杜大俠真容,又或是知其住所所在的?”面面相覷,無人應答。
管慎行無奈道“杜大俠多年來為江南武林付出良多,他不愿做的事,也不好太過勉強。大伙幫著出去傳個話,長青幫的令箭是杜大俠所贈,無論杜大俠何時來,長青幫都愿將令箭重新交回杜大俠手中?!?p> 眾人紛紛點頭,管副幫主這么說,自是寄望于杜鵑花在最后一刻改變主意,擔負起這匡扶武林正道之責。
又有人道“在下對杜大俠自是心服口服,只是凡事還需兩手準備,聽聞凝天谷薛公子也在長青幫做客,何不請出來一見?諸葛老先生的門徒,人品武功那是絕計差不到哪里去的。”

明月浸蘆花
因本章提到宋末起義,可能有人會問百花令的秘密是否與宋末或元末明初的起義有關?答案是: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