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陽光火熱,辣得眼睛實在沒有辦法睜開。而我和我的同學走在那條長的沒有盡頭,寬得如同大河一樣的公路上,我們就像沙漠里的駱駝,又渴又餓。
我:“姚飛,你說我們為什么要做這么蠢的事情?”
姚飛:“好玩唄”
我:“這還真好玩,我真的是走不動了”。
姚飛:“應該快了吧”。
現在的梔子花開得應該不是那么鮮艷吧,大多應該都是含苞待放的,這時是6月份的尾巴,一路上我找不到花,但是香味卻是撲面而來。
姚飛:“怎么就只有香味沒有看到花勒,采幾朵回家泡在澡盆里,來個鮮花浴,極好”。
我:“你是想學香妃來個招花引蝶?別學成了小燕子引來大黃蜂…哈哈哈”。
我們繼續走著,我突然停下來講到,
我:“你說我怎么種一棵梔子花樹就那么難?”
姚飛:“你還真是有一出是一出,不過,怎么說?”
我:“梔子樹春夏秋冬沒少種過,帶根的,帶枝的都插了,就是沒有看到活,哎…最最要命的是,我連仙人球都養死了。”
姚飛:“怎么可能,仙人球丟地上都能活的東西,還要養什么。”
我:“但是…我就養不活,啊?啊啊!”
我們饑渴無精氣神的拖著腳步,看著那過往一輛輛客車從我們眼前劃過。我心里默念著“快到了,快到了”。
在我的記憶里,那段路程是漫長的,是心酸的,是堅毅的。那年我六年級,12歲。
一條窄小雜草叢生的小道,左邊是一很大的池塘,養著魚,養著珍珠,池塘面上漂著五顏六色卻工工整整的塑料瓶子。右邊則是一荒廢的小溪,沒有什么水流,綠色植物倒是養的很肥沃。
這條小路是親切的,是熟悉的,是安全的。因為這里能看到我外婆的家;因為就算六月里田間蛇蟲的出沒,這條路上是太平的。
破舊的泥瓦小房在左右兩個高大的樓房面前顯得格外嬌小。好在兩座樓房形成鮮明對比,左邊樓房白色瓷磚加身,顯得富麗堂皇。我沒有進去過那家人家,只知道每次見面我媽媽都會要我叫他們“徐外公、徐外婆”(讀ji),右邊這家就顯得沒有那么氣勢雄偉了,雖是高樓房,但是立馬入我眼的是那紅彤彤的紅磚堆成的房子,我覺得很奇怪,很雜亂的視覺感,讓我懷疑這家人的審美是不是太差了。
也許這是個富人永遠神秘莫測,我們平凡人只能和自己類似的人群玩耍的社會吧,紅磚高樓我倒是進進出出很隨意,不那么陌生。她家有個漂漂亮亮的姐姐,喜歡用香皂和淘米水洗臉,她和我“這樣子皮膚會很好很好的”。我也很愿意夏天和她一起玩,只要她愿意帶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