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沖心頭一橫,準備對老長孫說出實情。自己擁有兩世記憶,偏偏關于長孫沖小時候的記憶已經模糊的不成樣子,自己可能不僅不是他的兒子,反而是殺害他兒子的兇手。
話還未出口,卻聽見老長孫說道,
“為父老啦。可能人越老越認命,當年你祖父去世的早,我與你姑母一道被趕出家門,吃盡了人間的苦。那時候我便發誓,以后我的兒子,一定要享盡人間所有的榮華富貴。”
老長孫說道這,深深地看了一眼長孫沖,
“你是聰明人,為父相信你知道該怎么做。夜深了,你好好修養吧。”
長孫沖聽完長孫無忌一席話,卻沒了一開始的激動與緊張。這些話,仿佛有著更深層次的涵義啊...
老長孫的話雖然大有深意,但是當務之急是疏通自己的記憶,想通自己突然涌出三世記憶的因果。
荀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后為楚蘭陵令。思想禮法并用,儒法并舉,受到歷代學者所抨擊,不受重視,不入孔廟。其著作經西漢劉向刪改,十不存一,注者寥寥無幾。現在研究荀子著作的學者較多。
這便是孫沖的現代記憶中關于荀況的全部描述。
孫沖雖自幼失孤,但聰慧過人,博聞強記,即使大學專業選擇了物理,但對古代文化的了解遠在一般的現代人之上!
可是關于這位可以比肩孟子的大儒,竟然只留下這些皮毛記載。毫無人物成長軌跡,只有干巴巴的著作名羅列,以及那篇青出于藍的勸學...
甚至,在清代乾嘉學派那群考證狂人手中,都沒有能考證出荀況的籍貫在哪里...
....
然而,在荀況的記憶之中,自己的人生經歷卻與歷史上的描述完、全、不、同!
荀況出生于趙國邯鄲,其父早薨,家道中落。其母是士族出身,知書達禮,學問不淺。自幼教導荀況讀書識字,對他的學業要求甚為嚴格。
奈何荀況幼年資質魯鈍,直到八歲才會寫自己的名字...
他的母親大為失望,將荀況托由叔父撫養,自己改嫁給齊國的一位老年卿大夫。
叔父對他甚厚,荀況發奮讀書,誓要出人頭地報答養育之恩。奈何...天資所限,年近二十,卻還一事無成...
事情的轉變便要從及冠的那一天說起。荀況在行冠禮時,腦海之中卻突然多了一大段記憶...
飛機、大炮、摩天大樓...
阿里、QQ、比爾蓋茨...
一名青年醉死在陜西青旅...
他那無論如何也忘不掉的女朋友...
荀況得到兩千年后的記憶,自然今非昔比,對學問的理解多出了兩千年的見識后,便開始了華麗的逆襲之路。
二十四歲,荀況準備完畢,將以《尹文子》為根基,夾雜魏晉玄學的《天論》三冊投于年已六十的宋钘。宋钘大悅,以荀況為忘年交,荀況遂聲名鵲起。
二十八歲,發明指南針、冶鐵術、耬車、白酒等后世黑科技,輔佐趙武靈王進行軍事改革。使用新式鐵器、馬蹄鐵等跨時代產物的趙國弓騎兵西破樓煩,北滅中山,力挫強秦。一時為諸國之雄。
三十五歲,與荀況素有恩怨的趙何即位,稱趙惠文王。對其多次排擠打壓,暗殺荀況,未果。荀況大失所望,以李代桃僵之計脫趙去齊。
五十五歲,發妻亡故,又逢兄弟背叛,心灰意冷,不再過問政事。于齊成立稷下學宮,三任祭酒。將自然科學之道融入儒學,提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唯物主義史觀。
.....
八十七歲,蒼老的荀況對世道大失所望,回歸趙地,死于故土。一生著述《荀子》300篇,多講述科學之道與唯物主義哲學。于漢亡軼,十不存一。
融合了荀況與孫沖記憶的長孫沖在將那份八十七年的經歷重新回味一遍后,甚至震驚到大腦有些宕機...
為何荀況一生推崇與儒學大相徑庭的性惡論...
為何在讀到“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時會有那種古怪的感覺...
為何荀況一生的經歷沒有流傳后世,他的弟子卻名垂千古...
因為,荀況也是一個擁有現代記憶的穿越者啊!!!
自己在大唐想要做的事情,原來早在八百年前就做過了...
而且還失敗了...
那么,現在在大唐的自己,面對著更為強大的佛門道宗,五姓子,甚至皇權...
真的可以殺出重圍嗎?
......
長孫沖的別院里有數株紅梅,乃是長安玄都觀中最負盛名的張天師在當年建府時指點所栽。紅梅將開,天氣有些涼了。府內的更夫睡眼惺忪的走過,剛剛才打過四更的梆子。
從長孫沖房內卻傳來一陣張狂的笑聲,仿佛有魔力一般,穿過重重院墻,透過池邊的假山,傳到整個府內。
家丁與侍女的房間內一陣雞飛狗跳,不過片刻,燈火便逐一亮起。家丁們揉著惺忪的睡眼,便套衣服便向長孫府別院跑去。
當本就沒有睡熟的長孫無忌帶著府內醫師以及一干家丁來到長孫沖的房門時,長孫沖已點燃了燭火,衣衫整齊,瑾瑜跪侍在一旁,向長孫無忌低聲請安。
長孫沖則是笑津津的望著眼前的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眉頭一皺,開口問道,
“我兒何故深夜發笑?府內尚有女眷,還是莫要輕擾才對。”
長孫沖則是先行了個拜禮,毫無芥蒂的叫了聲父親。而后出人意料的往前跨了兩步,一把抱住了長孫無忌。
“父親,我已經明悟大道,而今念頭通達,再無桎梏可言。”
長孫無忌有些懵,幾個時辰前從長孫沖房間走出去的時候,長孫沖可是愁眉苦臉的...
怎么幾個時辰而已,這就念頭通達了?
該不會是吹的吧...
長孫無忌勉強笑笑說道,
“我兒明悟了什么?說給為父聽聽。”
長孫沖并未松開他的父親,而是側過頭來,對著長孫無忌說,
“孩兒一夢二十載,常常思量,蝴蝶是我?還是我是蝴蝶?”
“孔圣廟內孩兒睹物思人,一時氣急攻心便昏了過去。”
“而今...我已明悟,我就是我。”
是啊...我就是我。在現代我為孫沖,在戰國我是荀卿。
而今天大唐錦繡萬里,百廢初興...
我,便是長孫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