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周日,郭睿和馬庫提考察的這個生產廠家的主管領導及技術人員都休息,使得考察工作稍微打了一點折扣。好在產品展廳留有值班人員,在雙方耐心地溝通下,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在回程的出租車里,馬庫提反復欣賞著他特意保留下來幾種包裝袋的樣品:“郭先生,很高興在中國能親眼看到如此美妙的包裝機。我會打電話告訴恰瑪先生的,他一定會很高興。”
郭睿:“馬庫提先生,今天只是若干個預選生產廠家中的一個。咱們回賓館再把其他資料調出來,確定下一個考察目標。”
馬庫提:“郭先生,我是機械工程師,我知道這樣的同類包裝機,除了外形可能會發生一些微小變化外,其他技術參數是不會有很大差別的。我做過對比。為此,我要鄭重地告訴你,除了包裝機進口價格和數量我不能做出決定外,袋泡茶機、三封機、四封機,還有背封機的技術標準,我很滿意,通過了。”
戴娜:“太好了,馬庫提先生,祝賀你旗開得勝,首戰成功。”
馬庫提:“不過,我有個耽心……”
戴娜:“您耽心什么?”
馬庫提:“按照我們非洲人的習慣和認知,如果我們信任這些包裝機,那么我們同時還應當信任與這些包裝機相配套的包裝材料。”
郭睿玩味著:“信任包裝機的同時,還要信任與之相配套的包裝材料?……戴娜,他說的這句話是這個意思嗎?”
戴娜:“簡單的解釋就是:什么樣的機器,就要用什么樣的包裝材料。”
馬庫見郭睿和戴娜有些分歧,便從身邊提拎起一個袋泡茶樣品:“比如這個袋泡茶,雖然它是用內外自動包裝機一次性完成的,可它的包裝材料卻是由多種不同原料構成的。郭先生,你看:里面茶包的包裝材料,有過濾棉紙、棉線和標簽;外面的包裝是紙塑復合膜,最后還有紙盒包裝。這是完全不同的五種包裝材料。”
郭睿:“五種材料?”他好奇地接過來袋泡茶:“哇,沒想到這么復雜呀。大熊貓,妳看。”
戴娜接過袋泡茶:“討厭。”
馬庫提遺憾的:“可惜呀,這些包裝材料我們國家沒有。”
郭睿:“那你們現在生產用的包裝材料呢?”
馬庫提:“90%以上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國內只能解決一點點簡單的。”
戴娜:“郭子,我明白了。馬庫提先生的意思是,在進口包裝機的同時,還要同時進口一批證明能和這些機器相匹配的包裝材料。”
馬庫提似乎聽懂了戴娜的解釋,他點點頭:“是這樣的。”
郭睿:“可是,我們跟恰瑪先生的項目里并沒有涉及到包裝材料啊。”
馬庫提聽完戴娜的翻譯:“我要立刻和恰瑪先生討論這件事。”
郭睿支持道:“馬庫提先生,您的這個想法有道理。選擇與包裝機相匹配的包裝材料,是保證包裝質量的關鍵一環。”
戴娜:“馬庫提先生,你有你們坦桑尼亞包裝膜的樣品嗎?”
馬庫提:“有。我帶來了。”
郭睿:“大熊貓,妳想干什么?”
戴娜:“我建議,明天咱們再到這家公司來,讓坦桑尼亞的包裝材料,在中國包裝機上得到驗證。”
馬庫提:“好!”
郭睿:“聰明。”
……
孟虎把自己關在賓館的房間里,坐也不是,躺也不是,腦海里一會是小芳的笑臉,一會是阿達姆的頑皮,一會又是班長苦口婆心的開導。
他拿起手機,把已經聽過三遍的《心太軟》再次打開——哀怨的歌聲伴著他的苦澀心田,流淌出來的是莫名的憂傷。
他關掉歌曲,撥通電話:“娘,俺想你了。”
徐桂芝:“你個小虎羔子,想娘了個還不麻溜回來?在外面晃蕩個啥?”
“娘……俺還有事沒辦完。”
“啥事能比回家看娘還重要?你爹可說了,你要是表現不好,這次就不讓你再到非洲亂闖了。”
“娘,你別生氣。俺一會跟領導說說,爭取早點回家孝敬你。”
“疑?你不是說你的領導自己在非洲待著呢嗎?”
孟虎頓了一下:“哦……郭子是俺的二領導。”
“娘分不清你們一呀,二呀的。跟娘說說,你身體咋樣啊,沒得病啥的?”
“哎呀,娘,俺身體好著呢。”
“那就麻溜回來,叫娘瞅瞅。對了,虎子,娘忘了告訴你一件大事。”
“啥事?”
“你爹托人給你提了門親事……”
“娘,俺才多大呀,談啥戀愛?你知道戀愛倆字咋寫嗎?戀愛,戀愛,首先兩個人要相互信任,戀在一起,相依相偎,等心靈產生火花了,才能涉及到愛。見都沒見過,不談,不談!”
“嘿,你個小虎羔子,兩天不見,就敢教訓起娘來了?人家閨女也是當兵回來的,在那個導彈上……是管那個什么雷達的,比你強百套。”
“那俺也不談。”
“人家女方要求先見個面。你想談,人家還指不定能不能看不上你呢。”
“……她叫啥?”
“叫小芳。咋了,你認識呀?”
孟虎手機一扔,往后一仰,躺在床上:“娘啊,娘啊,咋俺怕啥偏要來啥呢……”
“孩子,咋了?……你怕啥?告訴娘,娘去揍他……”
……
田帆和馬塔爾從依法卡拉回到D市,已經是下午一點多鐘。
汽車一開進院子,田帆頓時有種回家的感覺:菩提樹還是那么枝葉茂密,椰子樹在微風中輕輕搖曳,成熟的椰果掩不住笑靨;滿園的草坪是綠瑩瑩的,花兒是嬌滴滴的。塔比姆笑盈盈的守在鐵門旁,身邊蹲著一條黑色的大狗。
“塔比姆,毆哇?(斯語:狗)”
“昨天你們一走,它就自己來了。”
田帆上前摸了摸黑狗:“金那尼那尼(斯語:叫什么名字)?”
塔比姆聳聳肩:“阿木那(斯語:沒有)。”
田帆隨口說了一句:“嗯……要它,挺可愛的。”
“恩要它?田先生,這是斯語的‘星星’,好名字,好名字啊。”塔比姆興奮地手指著天空。
田帆怎么也沒想到無意中給狗狗起名竟會如此的歪打正著,恰到好處。他給馬塔爾結算完工資,就讓他回家休息了。
……
田帆來到客廳,自己沖了一杯濃濃的咖啡,坐在沙發上,擺好紙和筆,開始整理工作思路。他在紙上寫道:1、注冊公司、2、考察包裝機、3、孟虎情緒、4、神父訂單、5、茶葉公司頻譜儀、6、木材樣品……他把2、5、6、畫在一起;把剩下的1、3、4、畫在一起。
田帆理清了思路,先在“3”上重重地畫了幾個圈。他決定先聯系孟虎。打開微信,撥通孟虎視頻。
畫面上顯出孟虎紅撲撲的笑臉:“班長,你在哪兒呢?”
田帆的心一下子放回了肚里:“我回D市了,你在哪兒?”
“俺跟郭子,戴娜,還有馬庫提一塊吃飯呢。班長,你吃了嗎?”
“我這兒才下午兩點,吃什么飯?哎,虎子,你怎么樣?”
孟虎拍著胸脯:“俺好著哩,沒事了。”
“真的?”
“真的,俺不騙你。不信,俺給你整一個。”孟虎說完舉起酒杯就干:“班長,為了你,不對,不對,為了俺們仨……不對,不對,還有戴娜和馬庫提,整。”
田帆急忙阻止:“行了,行了,虎子,悠著點。你能想明白,我就放心了……把手機給郭子,我跟他說兩句話。”
郭睿接過手機:“班長,我正要跟你匯報呢。”
“考察的情況怎么樣?”
“一切正常,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好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繼續努力,盡快把包裝機項目搞定。還有,那四臺頻譜治療儀,也該同步進行了。”
“放心吧,班長。”
“郭子,你別光顧著工作,一定要注意身體,還要照顧好戴娜和馬庫提。”
戴娜從畫面露出笑臉:“田班長,你是郭子的親哥呀?這么關心他?”
“何止是郭子,我還是妳和虎子的親哥呢。怎么,不想要我這個親哥哥?”
戴娜:“誰說不要了,不要白不要,白要誰不要。”
郭睿搶過手機:“班長,別聽她耍貧嘴。我著急跟你匯報的是,今天馬庫提考察完包裝機,突然提出了一個咱們從未沒想過的問題。”
“哦?什么問題?”
“包裝材料。”
“包裝材料?”
“馬庫提說,在進口包裝機的同時,還應該同時進口一批證明能和這些機器相匹配的包裝材料……”
“哦,是這樣……郭子,你們跑了一天了,先好好吃飯,一會回房間再說。”
……
田帆回到房間,攤開教會的訂單,從頭到尾仔細地看了一遍。哇,林林種種83種商品啊,幾乎可以開一個迷你超市了。他打開筆記本電腦,先在網上試著搜索了一下“電飯煲”,嚯,上百個產品瞬間充滿畫面,而且幾乎都是名牌,價格從100多元到2000多元,可謂琳瑯滿目,燁燁生輝。
訂單上電飯煲的采購價是70歐元,按當前匯率換算成人民幣約為540元。田帆知道,如果按照這個價格采購,選擇空間無疑將是巨大的。
他起身站在窗前,暗自思忖:6萬歐元的訂單,約合人民幣45萬元的生意,這對于剛剛創業起步的三個大兵,不能不說是一種誘惑。可是,怎樣既能滿足教會訂單的需求,又能從中盈利?怎樣既能維護與神父的長期交往,又能不損壞大兵們自身的經濟利益?……思來想去,他悟出一個關鍵詞——貨真價實。
田帆重新坐回桌面,鼠標把頁面上下拉動數遍。他知道要想做到貨真價實,就必須貨比三家,找出品質好,功能全,價格適中的商品。他決定先從一種商品中篩選出高中低三個價位。
田帆觸動計算器:83×3=249 ,這意味著他將要從網上挨個找到這249個商品,然后做成PPT文稿;同時,還要記錄下這249個商品供貨商的名稱、地址、電話……海量工作呀!假如8分鐘完成一個產商品的整理,那么全部找齊就需要大概1992分鐘,合33個小時,即便是早起晚睡,也要至少2-3天時間。
開弓沒有回頭箭。田帆決心拼了,即便是最苦最累,也要親自操刀。
何為商機?就是別人給機會的,你抓住了;別人想到的,你看到了;別人懷疑的,你行動了;別人想做的,你成功了。
田帆在電腦上建立一個新文檔,他給自己下達的任務是:今晚一定要做成《訂單一覽表》,把83種商品逐一翻譯成漢語,并標明歐元換算成人民幣的單位采購價格。
剛準備工作,手機鈴聲響了。田帆努力把思路從訂單里拉回來。
田帆聽完郭睿對馬庫提包裝材料的講述,回應道:“郭子,馬庫提作為這個項目需方的技術監督人員,能在考察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應該鼓勵他。至于下步你們如何動作……”
郭睿:“馬庫提想明天再去那家企業,說是要用他帶來的坦桑尼亞的包裝材料,在咱們中國機器上做個實驗,獲得驗證。”
“好哇,這是嚴謹的科學態度,是一個專業技術人員的良好素質。”田帆稱贊道:“郭子,你、我,還有虎子,當然還包括戴娜,咱們對于包裝材料都是門外漢,能借這個機會向馬庫提學點新知識,掌握點新本領,堪稱人生一大幸事呀!”
郭睿懷疑的:“班長,你是這么認為的?”
田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
孟虎搶道:“是孔子吧?”
“沒錯。這句話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說: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學習;看到別人缺點,反省自身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加以改正。這句話之所以家喻戶曉,就是因為它體現了中國古代賢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