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清璇和周易維剛進到周夫人嚴氏的院子里,便聽到屋里有人在說話。
院子里正在灑掃的丫鬟曉芙看見了,便向蘇清璇和周易維請安,然后引著兩人進了屋。
“夫人,蘇小姐和二少爺過來了。”曉芙開口向嚴氏說到。
“好,你先下去吧,把茶沏好了給璇兒和易維端上來。”聽完曉芙的話,嚴氏便給她派了事情做。
“璇兒,易維你們快坐,看這時辰也快到正午了,你們待會兒便留下來用了飯再走。”
“好。”蘇清璇與周易維兩人異口同聲到。
“清璇,你爹娘身體好嗎?”
“挺好的,師娘,我代爹娘謝謝師娘的關心。”
“那就好,你每個月就回去那么幾天,也沒什么時間呆在你爹娘身邊。你爹娘身體康健也能讓你安心些。”
顧氏說完又想起前兩天蘇清璇回家前提起的蘇言生辰在即的事,便又說到:“過幾日就是你爹的生辰了,賀禮我已差人備下了,到時候便讓你師兄帶著賀禮與你一起回去。”
“謝謝師傅師母,讓師母操心了。”
“不礙事的,不用說什么操不操心的話。下次不能再這么說了,知道了嗎?”
“好好好,下次不這么說了。”蘇清璇嘴上是這么說的,不過心里也明白,師母不在意這些,但是這些事是師母疼自己才會這么做的,自己卻不可以無視師母為自己操的心,這話不能不說的。
“娘,我爹在書房嗎?我想找爹爹問些事。”看完嚴氏,周易維想起待會兒自己還有事問父親,便開口問到。
“你爹今天早上帶著子其去西湖邊釣魚了去了,估摸著也快回來了,你先在這吃完午飯再去找你爹吧。”
“我爹怎么想起要去釣魚了?”聽到嚴氏說周念帶著隨從去釣魚了,周易維便開口問到。
“你爹說現在已經開春了,便想著出去散散心,釣釣魚。”
“原來是這樣。爹爹出去散散心也挺好的。”
“問蘇小姐,二少爺安。”嚴氏房里的李嬤嬤進了嚴氏的房中,看到蘇清璇和周易維都在,便開口問安到。
想起廚房做好的飯菜,李嬤嬤便向顧氏開口問道:“夫人,飯菜已經備好了,現在吩咐廚房端上來嗎?”
“看這時辰也到正午了,正好該用飯了,叫她們端上來吧。”
“是,夫人。”李嬤嬤應下嚴氏的吩咐后,便轉身出了房門,往廚房那邊去。
這時候,嚴氏院子里的兩三個丫鬟們便進來給主子把飯桌凳子整理好,等廚房的人把飯菜端上來。
等菜上齊了,嚴氏便招呼著蘇清璇和自己的兒子入席。
“想到璇兒今天會過來,我昨天便命人準備好了璇兒愛吃的菜的食材,今天璇兒過來正好可以吃到。”
“謝謝師母!”面對嚴氏對自己的疼愛,蘇清璇十分感激。
平日里,自己在周府求學,師傅在學業上給了自己很多的幫助,而在生活上,師母更是將自己照顧的無微不至,對自己的感情就像對待親生女兒一樣。
嚴氏和周念成親多年,一直想著要一個女兒,可是生下來的兩個孩子都是帶把兒的,后來也再沒有有孕過,心里都感到十分遺憾。直到后來周念收了蘇清璇為自己的關門弟子,嚴氏和周念都十分喜愛蘇清璇,心里都將蘇清璇當成自己的女兒,從此家里才勉強算是有了半個女兒。
“你喜歡就好,我還叫廚房準備了糯米團子,待會兒你回你住的院子的時候帶著回去。”
由于蘇清璇自十歲起便住在周府學習,因此嚴氏特地將府里一處安靜的院子修繕好,讓蘇清璇過府讀書時就住在那里,而且那處院子離周念的書房也挺近的,就隔著一片竹林,也方便蘇清璇讀書。
“師母費心了。待會兒我回去的時候一定帶上。”
蘇清璇和周易維剛在嚴氏房里用完了午飯,府里的下人便來嚴氏這里稟告說老爺回來了。
周易維心里一直惦記著要問父親的事,便不再留了,于是便起身向嚴氏告辭。
蘇清璇用完了午飯,正好也想回房整理整理,于是也向嚴氏告辭。
見兩人都有事,嚴氏便不再留了,吩咐下人將做好的糯米團子裝好,給蘇清璇和周易維各帶了一份。
蘇清璇和周易維向嚴氏道謝之后便一起出門了。周易維去書房找父親,從經過蘇清璇院子的那條路去更近些,于是周易維便和蘇清璇一起走了,順便送送蘇清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