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在漢朝之前還是廣為種植的主食作物,可惜因為它產(chǎn)量低下,作為主食在口感方面又比不過稻米以及小麥,這些年來慢慢開始從主食走向了副食。
豆醬、豆豉、醋,在這些副食領(lǐng)域,大豆依然發(fā)揮著自己的作用,也被拿來作為喂牛馬等牲口的精飼料。
單獨種植一種農(nóng)作物會導(dǎo)致土地營養(yǎng)失衡,病蟲害加重,而將大豆與其他作物輪流種植既可以調(diào)整土地,也能增加土地的利用率。
“太后,比之炒米炒面,大豆制成豆腐皮營養(yǎng)極高,曬干之后既能長久儲存,食用之事也只需煮軟或是泡軟就可拌成菜肴或放入湯中,可解軍士平日無肉之苦!”
比起小麥和稻米,大豆中的蛋白質(zhì)含量是前兩者的數(shù)倍,只要以適合的加工方式將大豆變成可口的食物,就可以在缺少肉食的情況下得到更多的蛋白質(zhì),而且此時溫室種植無法普及,用大豆培育出的豆芽菜也是很好的維生素來源。
“輪作休耕自古有之,大豆肥田也確有其事。只是你說的豆腐皮真有如此效用?能用作軍糧?”聽到薛紹的這番話,武則天心中驚訝,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自古烽煙一起,后勤壓力都是最先要考慮的事,此時交通不便,肉食也不夠,一旦打仗,野外幾萬乃至數(shù)十萬軍士的口糧除了炒米就是炒面,餓了就著涼水一吃就是一餐,吃的不好不但沒有力氣沖鋒陷陣,因為飯食不好而引起的嘩變也是屢見不鮮。
“回太后,紹自然不敢胡言亂語,豆腐皮可謂盡得大豆之營養(yǎng),而去大豆之腥臭,又已是熟食,自然適合軍士戰(zhàn)時食用,情急之時,只吃豆腐皮也能充饑,只是光有豆腐皮也是不足,還是得配有炒米或是炒面。”
“沒想到種了這么久的大豆,卻一直不知其食用之法!薛卿真是有化腐朽為神奇之能啊!”武則天聽了感嘆道。
“太后過獎了,臣只不過做了臣該做之事而已。”
說完大豆的事,武則天又與太平聊了些家常,片刻后就有宮女來報:“太后,豆腐已經(jīng)做好了,可要呈上來?”
武則天嘗了嘗做好的豆腐與豆干,也是被這種特殊的豆香味吸引,不由多吃了幾口。
“不錯,百姓艱難,多一種可食之物,也是好事!你說的豆腐皮何時能夠制成?”
“回太后,豆腐皮易制,待我回去準備,明日就可以制成!”
武則天點點頭,擺了擺手道:“可以,明日送來,朕再叫幾位軍中宿將來此嘗試一番!”
……
從宮中回來,回到府中的薛紹先去吩咐膳夫?qū)⒋蠖古萆希@次為了做出各種豆制品,光大豆就泡了兩百斤,為了加快效率,薛紹又派人去市中買了幾座石磨,等到將石磨支好,已經(jīng)到了晚上十一點鐘。
見薛紹進來,冬梅與春蘭二人連忙替薛紹更衣,隔壁浴室中熱水早就準備好,舒舒服服洗了個澡的薛紹
回到臥房,下午睡足了的崇訓(xùn)此時正纏著太平玩鬧,一點睡意都沒有。
“郎君回來了,都準備好了嗎?”見薛紹進來,太平關(guān)心地問。
“已經(jīng)準備好了,就等明日磨漿燒火,制作豆腐皮了!”
坐到床邊的薛紹拿起散落在床上的玩具逗起崇訓(xùn)來。
“郎君,今日我將內(nèi)衣送給了上官姐姐一套,她非常喜歡呢!”
“那是自然,內(nèi)衣貼身舒適,自然討喜。”薛紹聽了也未多想,便隨口道。
太平見薛紹沒有反應(yīng),推了他一把道:“哎呀,妾說的是,不如妾去開個鋪子,專做內(nèi)衣出售,定然可以吸引城中貴婦佳麗!”
薛紹聽了奇怪道:“咱家街市中的鋪子不都在做油坊生意嗎?你改做內(nèi)衣生意,不管田里的胡麻了?”
“郎君不是要做豆腐與豆腐皮嘛!妾覺得今年不如種上大豆,制成豆腐,既可以直接出售,也能供給城中各市的酒樓店家!”太平笑瞇瞇地道。
“嚯,想不到我家夫人還是個財迷呢!不過也不必都種大豆,胡麻也種上吧,到時候我再交給膳夫一些菜肴,直接開個酒樓吧。”
“這樣也行,郎君你來看看,這是妾畫的內(nèi)衣樣式,郎君此前畫的未免太過單調(diào)了!”聽了這話,太平一臉興奮地從床頭拿出一疊絹畫。
薛紹結(jié)果看了看,頓時感嘆道:“夫人真是心思靈動,就按照這種式樣做吧!”
圖上各式內(nèi)衣式樣復(fù)雜,用料昂貴,點綴上金玉寶石,一看就是造價不菲,看來太平是想將城中的王妃誥命都培養(yǎng)成自己的客戶。
薛紹心思轉(zhuǎn)動,以后自己手上必定會拿出許多超越時代的產(chǎn)物,有些東西交給普通商人明顯不合適,交給官府經(jīng)營又難以控制,既然太平有心,倒不如成立一家商號,專門販賣。
想罷轉(zhuǎn)頭對太平說道:“既然要做,就要做大,只是洛陽長安兩京之地,還是有些太小,以后成立個商號,將店鋪開遍天下。”
“開遍天下,郎君好大的胃口,天下何其大,就算我是公主你是駙馬,也不可能將商號開遍天下,咱們就在幾個繁華之州開起店鋪就夠了!”
“夫人放心,一開始自然不能開遍天下,但慢慢擴展,總有一天,可以將商號開遍天下!”薛紹搖搖頭堅定地道。
薛紹又到:“明日你和我一起進宮,將商號之事與太后說一番,日后商號每年的利潤,拿出五成交給內(nèi)帑。”
“為什么?我們兩人的身份開了商號連稅都不用交,為何要拿出這么多利潤交給內(nèi)帑?”太平聽了皺眉道。
“自然是因為以后商號的利潤會遠遠超出你的想象!留著我們也花不完,交給內(nèi)帑一半,自然可以算作皇商,有些事辦起來也能順利一些,這樣一來我有很多想法也能借著商號之名完成。”
太平點了點頭道:“既然郎君有事要做,拿出一半利潤也沒什么,明日我就去給母后說。”
“對了郎君,你說這家商號叫個什么名號呢?既然要開遍天下,那妾之前想的就有些不合適了!”
“就叫‘百川’吧,海納百川,有容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