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周沫四人,孫教授走向窗邊的綠蘿,默默拿起澆水瓶悉心的照料的綠蘿。“疏月啊,看來我們有希望了。”看著疏月心愛的綠蘿,撫了撫枝葉。想起了與疏月的在一起的時光。
1998年秋,大學校園的銀杏集市熙攘如金河。天文系的孫慕辰擠過人群時,撞翻了角落陶藝攤的青釉杯。瓷片飛濺的剎那,他看見一雙沾著陶泥的手穩穩托住杯底——女孩抬頭時,發間木簪斜插的銀杏葉正落進他掌心。“小心呀,”她把裂成兩半的杯子拼成弦月狀,孫慕辰愣怔著摸出鋼筆賠償,筆帽卻被她輕輕推回。從此那只陶杯成了孫慕辰觀測臺的常客,每每在夜空中都覺得陶杯異常閃耀。校園里也多出一對天文才子和文藝佳人的童話。
初戀在陶瓷與星軌間瘋長。林疏月把天文公式刻進陶坯,高溫燒制成只有他用偏振鏡能讀的盲文。孫教授回想著過去的時光,自己似乎做的很少,只是時常握著陶瓷杯鉆進實驗室,至多墻上掛上疏月喜歡的梵高《星空》畫作。
散步時,他有時也在出神,疏月卻沒有怪他,因為她知道孫教授此時腦子里的天文公式在高速運轉。坐在校園的長椅上孫教授隨身還是帶著鋼筆和紙,兩人正交談著,突然孫教授會拿出筆和紙寫著一些公式和數字。疏月卻從來不惱,只是安靜的坐著看著他發笑,有時覺得孫教授很可愛,帶著科學工作者的嚴謹和稚氣,帶著赤子的心純粹的愛著自己喜歡的事業。
回過神的孫教授總是帶著歉意看向疏月。
再后來孫教授和疏月結婚了,為了更好的生活,孫教授更加勤奮,每天泡在的研究所和實驗室,可是事與愿違的結果,沒有得到任何突破性的進展,變得有些郁郁寡歡,疏月從來覺得孫教授是天才,一遍遍的鼓勵安慰著他,相信他定有所成果。再后來發表了核心期刊,當上了教授,成為了核心人物,可是斯人已逝,那個觀測臺邊的陶杯變得暗淡無光。
想起了幾年前看到的一個視頻,作家十幾年投稿寫作屢屢被拒,終于在30多歲的中年拿到了一個文學獎,頒獎典禮上他哽咽的講著與初戀女友的故事,散步時想著回去寫作,未得獎時,女友總是一遍遍讀著他的文章夸他是天才。可當他站在領獎臺上時,女友因病離世,他說終于理解了女友喜歡的歌詞,越過山丘卻無人守候。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孫教授看著視頻感同身受,真摯的感情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修飾,平鋪直敘的獲獎詞總是想敲擊大鼓時的鼓聲,咚咚咚振聾發聵的撞擊著他的心臟。人們總說沒有完全的感同身受,可孫教授分明真切的心痛和感受在看到這個視頻時腦海中閃現著疏月的影子,不禁潸然淚下。
那個謀劃很久的想法,在心底開始蔓延叫囂。再次想見到疏月的心達到頂峰。真正的愛情是跨越山海,跨越星河,跨越維度也要相見你的決心吧。無數次的嘗試著穿越平行宇宙,每一次都是相同的故事,相同的結局,就像進入了無限流的怪圈,無法逃脫。
“這次我來越過山海。”第99次孫教授終于變換了調節頻率時,再次強行進入平行時空。孫教授顫抖的手指撫過葉片,二十年前林疏月系在陶杯上的藍絲帶正從葉脈里滲出微光。不可置信的欣喜讓孫教授有些無措,撞翻了角落陶藝攤的青釉杯,“小心呀。”熟悉悅耳的聲音讓孫教授思念了數載。林疏月抬眼帶著揾怒看著眼前的陌生男子,孫教授卻激動不已的一把抱過了疏月。疏月徹底被激怒了,斥責著推開了孫教授,看著他說到“大叔,看您溫文爾雅像是知識分子,怎么做著這樣放浪之事,再這樣我就報警了。說著拿起桌上的一個長形陶藝花瓶,做出驅趕的姿勢。孫教授詫異的看著疏月,而后看向旁邊攤位正好賣飾品,走到梳妝鏡前看到了自己早生華發的鬢角,時空在此刻泛起漣漪,集市喧嘩凍結成靜幀,孫教授回到了現實。
他終于知道如何改變故事結局了,于是他反復做著實驗,嘗試著頻率調節改進裝置,終于得出了需要其他介質的介入才能完成他的夙愿,于是有些人成了命定的應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