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睿哥,可能我會一直以為人人都喜歡聰明,聽到別人夸贊自己聰明時,自己總會有些驕傲,聽到別人夸贊身邊人聰明時,自己多多少少會有些嫉妒。
從初中到高中,睿哥一直是大人口中的聰明孩,提及睿哥就會說:小睿在班里一直是前三名,參加校園活動獲得過獎,小睿聰明不像我家......
從睿哥沒說出那句話之前,我也一直這樣認為,認為他很聰明,很努力。雖然不在一個學校,但從身邊人對他的議論可以看出睿哥確實聰明。
初中時,睿哥獲得過校級獎學金,當他站在頒獎臺上左舉證書,右舉獎金時,很酷,那種姿態是我想都沒敢想的事。除了獲得過獎學金他還會和老師一起探討問題,甚至有時能夠解出連老師都頭痛的題。
高中時,因為剛接觸新壞境,新氛圍,新知識,所以在開始睿哥的成績不是很好,可是讓老師和同學匪夷所思的是,未過兩周他就趕上了班級前五,老師就像發現新大陸一般開始對睿哥百般關注。
因為他的聰明,睿哥一直很受大家的歡迎,很快聰明二字成了他的專屬詞,可我萬萬沒想到的是他會說出那些話。
“其實,不是聰明也能擁有那些好感。”睿哥坐在廣場木椅上突然說。
“怎么這么說?”我疑惑。
“你看,初中的時候,班里那些調皮搗亂的孩不是也能和老師說說笑笑嗎?”他解釋。
“嗯嗯,這點是的啊。”
的確,在初中的時候,能和老師調皮說話的不只是好學生,那些所謂的壞學生有時更能討老師喜歡。
“所以說,我就應該做那樣的孩。”睿哥忽然說出這句話,連帶著有點輕微嘆息。
我沒有說話,頭腦有點亂,因為我覺得這句話從誰口中說出都不應該從睿哥的口里說出。從小到大,幾乎所有認識睿哥的人都接受了睿哥聰明這個事實,這已經成了他的標簽。
午后的風微微干燥,公園里的桃花格外鮮艷。
“你也覺得我很聰明對不對?”睿哥換了個坐姿說。
“嗯啊,肯定了,幾乎大家都說你聰明,得過那么多本子和......”
“我一點都不聰明。”
還沒等我說完,他就搶了話。
大哥,你知道嗎?如果不是你現在臉上的表情,我真想損你兩句,你這話是說給學渣聽的嗎?
“你們都說我聰明,我一點都沒覺得,那些獎品其實花錢就能買到。”
“你不會是?”在這里,我以為睿哥說那些獎本都是他花錢買的。
“我知道你想說啥,不是,獎品是真的。”他很敏感也很懂你此時會想什么。
“那上面的章總買不到吧。”
“但那章會隨著你用完本子一起丟失,沒什么用的,而且不會有人記得那獎品上的章印。”
“怎么說,那也是一份榮耀啊。”
我想著安慰安慰他,因為他每說一句話就會帶出一聲嘆息,就好像這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
“對你們來說,那是榮耀,對我也就是短暫的開心,你知道開心什么嗎?”睿哥突然問我。
從上學開始我就害怕別人突然問我一個問題,而且都是那種稀奇古怪沒有見過的問題,每當這個時候我就犯怵,想不到好的回答又不想瞎說敷衍別人,所以大多時候都只能坦誠地說:
“我不知道啊。”
“我就是開心我的努力還是有一點點成果的。”緊接著又是一聲嘆息。
一個人從小到大受盡了別人的夸贊,總是以“別人家的孩子”為稱呼,受大家的喜歡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你不快樂對不對?是不是壓力太大了?”我轉念想了想,會不會是聰明這個包袱太重了,睿哥有些喘不過氣,不然也不會大老遠從家里來縣城找我。
“不快樂是對的,壓力嗎?我都不奢望這些成就,哪有什么壓力。”睿哥苦笑著說,“初中時我就羨慕,羨慕那些大人口中的壞孩子,他們笑著鬧著就可以和老師聊天說笑,我好像也就因為成績才會引起老師注意。”
“高中也是,都是在成績上有了突出表現,老師才關注到我,如果我沒了這些成績,我好像就什么都不是了。”
睿哥的一番話讓我揪心到極點,原來聰明人的世界除了學習也很復雜,是因為少了那些本該在青春時期的瘋狂嗎?還是說他和我一樣也不喜歡學習?
“你說一個人從出生的時候就被人定位成某個標簽是一種快樂還是什么?”
“嗯?”我沒聽懂睿哥這句話。
“就是說,一個人剛出生就被身邊的人定位成好孩子,壞孩子,是個上學的料種種這樣的標簽。”
“奧~,明白了。”我遲疑了一會,本想著用遲疑的時間來想想怎么回答,卻在遲疑的時候有了新念頭,“你剛剛沒有說‘聰明’這個標簽。”
睿哥愣了一下,又笑了笑。
“被你發現了,你也很聰明啊。”
說實話,我現在一點也不想聽到他夸我,因為他今天的言行太不像以前的睿哥了。
以前,他來我家的時候總喜歡翻查我的作業和練習冊,看到我沒改的錯題還會教我;他總喜歡拍我的頭說我笨,這舉動太不招人喜歡了,因為他和我同歲;他總和身邊的大哥哥大姐姐聊學習聊知識。
忽然有一天他說他一點也不聰明,一點也不喜歡這個標簽,不喜歡現在的自己。
就像活了十多年的自己說死了就死了。
“我真的不聰明,我一直都覺得自己笨,笨到不會表達自己,笨到只會羨慕別人,笨到......”
七月的風有些吵鬧,旁邊孩提的歡樂聲竟讓一個男孩的委屈那么深大。
“其實,也沒那么糟糕,你看你都已經這樣這么多年了,大家都接受這樣的你,你怎么會突然不接受現在的自己了?”十七歲的少年始終不懂十七歲的少年。
“從我懂事起,我的耳邊就是‘聰明兩個字’,那聲音很響亮很快樂,充滿了驕傲和自豪,就好像從我出生起這個聲音就一直在,自己明明只是個剛接觸世界的毛頭小孩,怎么就忽然來聰明一說,問題是我自己不知不覺地就接受了這兩個字。”睿哥低著頭,身體有些顫抖。
“然后我就從小學開始,和正常小孩一樣認真聽講,認真回答問題,認真寫作業,認真對待學習的一切,然后就有了第三名,第一名,再到‘你家孩子真聰明’。”
“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自己就稀里糊涂深入了聰明兩個字,可我沒覺得啊,我真的笨啊,笨才要認真,才要學習,才要去努力,到初中,還好,自己可以承受的住,靠著突出的成績得到了一些東西,可我總懷疑如果沒有這些成績我自己還能不能得到那些關系,能不能得到老師的喜歡,能不能對得起聰明兩個字!”
“你以為我成績好是怎么來的?高中,新環境,我是真的怕啊,所有的精英聚在了一塊啊,那些新知識簡直讓我無地自容也難以接受,然后呢,為了他們所謂的聰明,我熬夜預習復習,報補習班,趕上了,趕上了名次,這個時候我才發現老師看了我一眼,才發現那些所謂的朋友的就來了。”
“他們都說我聰明,說我聰明,我一點都不聰明,我不喜歡這一切,我都懷疑我就是為了他們才變得聰明,我...我...我現在...我現在都不知道自己現在是不是自己!”
會是什么樣的心態才會讓一個人變成這樣,當那些言語里的人設被無限放大加在一個人身上時,他該是多么難受,還沒找著自己的人設定向時就被一群人塞進了一個人設,然后這個人為了順應這群人的意思慢慢接受了這個人設。
可是忽然有一天,他意識到這好像不是他的人設,這好像不是他自己,那又什么是他自己,扮得太久,太深了,自己一時半會走不出這個人設又找不到屬于自己原本的人設,他就像徘徊在深海的木偶,往下是深淵,往上是黑潮。
——一個人最可怕的就是找不到自己,認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誰。
桃花隕落,它知不知道自己原本叫什么,還是聽得久了才說自己叫桃花。
“你就是笨,太笨了。”自己言不由衷地說了這句話。
我還是沒太敢直接接受現在認不清自己的睿哥,他不該這樣糾結,這樣迷惘,就接受了現在的自己不就好了,為什么要突然去找另一個自己,你找得到嗎?就算你找到了,他會認識你嗎?你還要花多長時間,多長經歷才能讓自己徹底舍棄掉現在的自己去全然接受另一個自己,盡管他是原本的你自己。
這不會太累了嗎?不會太煎熬嗎?
“你確實笨,就不會笨一點不去得獎,不去當第一名,不去刻意在乎老師的眼光嗎?你不是想看看這樣的你還會不會擁有那些東西嗎?既然想知道就大膽地去試試唄,下一次考試,就下一次考試,你考差點,就故意去考差點,你看看身邊的人會是什么反應,如果他們的反應不讓你滿意你就再試試,再差一點,直到所有人待你于平常,直到他們的臉上不再是得意和嘲諷,你再回到原來的自己。”
“你會明白的,你會相信也堅信現在的你就是你自己,最好的自己,管他什么聰明的標簽,任他們說,任他們去講,你就去做自己想做的,去做個笨拙的自己,聰明人的笨拙不是笨拙,那也是一種聰明。”
他們說小丑扮得久了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小丑扮得久了就當個小丑吧,與其在迷途中迷失自我,不如在自我中接受迷途。
聰明人的笨拙不是笨拙,它也是一種聰明。
當有一天,我們的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我們應該打開雙手讓他感受這個世界,那些虛榮,烏有的東西等他長大的時候讓他自己來選擇。或許這樣才是他最好的聰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