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來到這個世界很久,但曹遠之很少有聽到關于修行者的信息,在行遠縣城的時候聽到酒館中有人談論有關修行者的事,說什么能飛天遁地,說什么能移山填海,但要是具體說說這修行有什么門道,沒人知道,但這也不妨礙客人對于此間的向往。
曹遠之聽了心里不像其他人那般有所觸動,甚至有些想笑,出息。作為一個曾自幼便接受東方玄幻西方魔法熏陶的二十一世紀青年,他能講出來的東西比這些要玄乎多了。
縱有不屑,曹遠之心頭還是對修行一事充滿了興趣,但他到了此間便一直生活在忙碌之中,根本無暇他顧,后來更是要上戰場,生死之間他逐漸淡去了這些念頭,畢竟到了最后一天,他還死了幾名同僚,活著就已經竭盡全力了。
他在戰場中遇到過武道修行者加,雖然他們遇到的都是僅僅入門的武道修行者,但仍是叫他們吃足了苦頭,這些人反應,速度,甚至是力道都比常人勝出不少,想活下來都得付出十二分的氣力。
現在有了機會終于可以接觸到心心念念的武學,他感到興奮,同時陷入思考。
院長告訴他們,進了書院,得做選擇,是學長生,還是精武道。
“你們入了書院,這第一堂課由我和你們講,這是傳統,我知道你們并沒有接觸過武學亦或是術法,所以我首先要告訴你們的就是修行者實力的劃分。”
院長每年都會親自接見從軍機營活著出來的學生,這些學生歷經了生死,在武道一途已經有了別人幾十年的苦修可能都沒有的經歷,幾年來每一天都面對著巨大的壓力與恐懼,能挺下來的便已經是天才了。
更重要的是,這些學生的運氣很好,在幾年里幾乎每日都面臨著廝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局面,誰能保證一定能活著,在那里,身手好,反應快亦或是思維敏捷都是輔助你活下來的充分條件,這些因素可以使你活下來,但使你活下來的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你得擁有足夠的運氣,人們都說,盡人事聽天命,曹遠之一行人能活下來某種意義上便是天命所歸。
院長看著眼前的學生若有所思,然后仍是眉眼帶笑的說道:“武道與術法這二者的實力是有著共同的劃分的,因為二者都是理解天地,探索自身,從而達到長生的目的,區別在于武道將天地容于體內,術法將自身歸于天地,所以學術法者的壽命往往會更長?!痹洪L沒有繼續講下去而是問了句話,“這同等實力的術法修行者與武道修行者遇上,你們以為,誰會贏?”
曹遠之與崔志面面相覷,低頭思索半天并沒有出聲,但握住戰刀的手已經說出了他們的想法。
“修行一途分為六重境界,每一重大境界又分為三重小境界,大境界分別為,練虛,鍛體,陰陽,洞玄,凝神,知命,再往上便是得道了,這一重并不算在修行之中,這一重是便最高,再往上沒人知道。至于剛才那個問題的答案,誰死都有可能,因為每一重境界代表的都是對于天地,對于自身的感悟,既然二者用同等劃分線區分實力,便代表二者的理解與感悟都是相當的,術法并不比武道一途弱,你們若是抱有武道更強的想法應該會死的很慘。”院長輕笑。
“有問題可以問出來,畢竟除去今天,我們能見著的時候不會很多,我很忙?!?p> “如果術法同武道一途一般強,還可以擁有更長的壽命,那為什么要學武道?”
“這個想法太天真了,第一,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該走哪條路,你們選擇了道路以后修行的第一本功法是一樣的,不論武道術法之別,等你們真正入了一重境,練虛以后便是你們做出第二次選擇的時候,是學武道還是術法,第二,武道一途修行所用去的時間相較于術法會更短,可以很輕易達到三重境,但會很難進去后三重境界,這是取舍,你們以后會知道的。”院長頓了一下又道:“第三,大道雖千萬,但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途走下去,才是大道,我書院學子,我希望他們能夠遵從本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