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錢多余交鋒的過程中子執也終于摸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在這一期工程的地塊里面遺留了十多顆古槐,其中有一顆空心大樹樹齡已經不不下兩百年,據說當初小日本進攻到這時它還曾經救過老百姓的命,當地老百姓都傳言這里面住著樹仙是有求必應,于是多年來系著紅布條,每日香火不斷。
還有二地塊的那個烏龜池,從來沒有人見過里面有烏龜,但是從古至今傳下來就一直叫龜池,因為地勢較低地下裂隙水滲透的緣故,常年有水,古代的人哪能想到這個原理?遇到大旱方圓幾十里就只有這里有水,你說能不神化它嗎?
這次的阻工事件就是因為清表的動工,馬上要挖到古樹和龜池而引起。知道事件的原因那么接下來就是想辦法怎么解決的事了。
做工程的必須清楚一點,那就是強龍不壓地頭蛇。一些地方勢力你務必得事先摸清楚,想辦法去維持地方關系,對于一些地方勢力更是沒有必要針尖對麥芒,要是運用得當這些人也會是項目順利進行強有力的保障。
前面所說的經過與錢多余的一番談判最終達成了共識,子執給村民代表們承諾把神樹移植到綠化帶里,而不是簡單地毀壞,這才把這件事給解決掉,至于龜池就沒辦法只能是推平了。當然很多事情還需要讓村里幫忙處理善后,安撫村民,至于有些其他的優惠條件就不方便說出來了,話也不能說的太透。總之問題最終得到完美解決,工程得以繼續進行。
……
“劉總,三號地挖出墳墓群,具體數量不明!”半夜土方老板張三石打來電話,子執噌的一下就坐了起來!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個項目怎么就這么不順呢!
剛處理完二號地的龜池一號地的樹,這下又冒出了三號地的墓,子執頭都快要爆炸了,雖說萬事開頭難,但是那就不能消停一天嗎?不行,還得催人事部那邊趕緊的招人才行,就這么兩三個人拆了他們也忙不過來啊。
話說到這里,子執突然想起了剛來的時候,那時正好趕上成臺區要舉辦重大項目秋季集中開工儀式,當時市委一幫老大們決定要在天悅山悉數露面,一起宣布成臺區三十多個重點工程正式開工!這也等于是市政府間接地為天悅山項目站臺了。
于是接到任務的子執親自帶著鏟車、挖掘機忙活了有三天兩夜,終于在儀式前一天晚上把場地準備了出來,可是發改主任臨時通知不再進行原定的奠基儀式,領導就只是上臺宣布開工。所以奠基準備用的石碑和沙坑自然也就被取消,那個沙坑還是子執親自盯著鉤機挖好的,讓它轉著圈地給修圓了,還帶著鏟車端了好幾趟的沙子。
“張局您這也太不靠譜了怎么說變就變啊!”子執對領導抱怨道,因為經常溝通,混得比較熟了,說話也大膽。
“你呀就再辛苦辛苦,不好意思了小劉。”張局安慰著說道。子執發現這官坐的越大,與人溝通的態度就越是謙虛和嚴謹,這個我們這些小屁孩兒們都得學著點,不服不行。
沒辦法那就執行吧,可是在運走過程中寫著天悅山三個大字的石碑被鏟車一不小心就給摔成了三四瓣……子執當時就禁不住心里一跳,這該不會是什么不好的預兆吧?趕緊呸呸呸啐了幾口,心說自己什么時候也變成了烏鴉嘴……
聽說挖出了墳墓群,子執一邊往現場趕一邊給公司的老大們匯報了情況。各領導一開工就規定好了,項目如遇有緊急情況必須立即上報,不論什么時間地點,項目所有人的手機必須二十四小時開機待命。
根據開挖掘機的當地人回憶,這一片以前就是一個亂葬崗,時間長了也沒人上墳燒紙就給平了,后人們也沒人注意就在這塊地上面蓋成了房子,這回拆遷完成后一開挖就把墳給露出來了,也就是以前東塘村的張家墳園!
幸好不是什么古墓,要不然一旦讓文物局介入,那項目停工一年兩年的都有可能,所有施工計劃都得泡湯!
但是這個也已經是比較棘手的了,既然發現了就不可能直接挖走,處理不好還會引起民怨,所以必須要請張家的后人自己過來遷走才行!
“這遷墳可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你得買墳地、買棺槨、還得找人挖、用人抬用車運啊!這都需要花錢!”張家老大哥愁苦的說道,說白了不就是要錢嘛。
“那張叔,您看辦這事兒得需要多少錢呢?”子執也不藏著掖著,就用方言和張家幾個代表談判。
“小劉你看咱們這都是十里八里的也都不遠,咱也不是為難你,你也知道西塘村當時遷墳費用,政府是一口價給的十萬的標準,咱們東塘村也少不了要花這些錢!”老張說出了他們的訴求。
子執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心說你這和西塘村的能一樣嗎?人家那可都是直系墳頭,里面都是住戶的父輩、祖父輩,那可都是有人認領的!而東塘村這張家祖墳已經有大幾十年沒人打理了,埋得是哪家的祖爺爺的爺爺連他們自己都分不清!不然又怎么會壓在自家的宅基地之下?一座要十萬真的是獅子大張口,令人無語了。真這樣處理,那這片地的遷墳花費至少就要好幾百萬!
“要不是干這個項目咱們以前也不知道是這么個情況,之前你們誰也沒來找過,今天這張家祖輩既然被我們幫你們找出來了,出于對先輩的尊敬,我們的意思是肯定不能隨便就這么挖走,一定要安排好才行,這也是我們項目為什么找你們過來商量的原因,要不然昨天一晚上我們就挖完了誰又能知道呢?!安葬他們也是咱們后輩們應盡的義務您說對不對?我們是有誠意來處理這件事才找你們來,但是這可不能看成是咱們發財的機會啊,張叔您說是吧?”子執分析著說道。
天大地產從政府買過來的就是凈地,這與成泰地產的文旅街有所不同,也就是說拿到手的地應該是所有的拆遷都完成后的,這些遺留問題本應是政府拆遷辦應處理的責任,但是地已經賣出去了,主管部門的人也換屆了誰還管你呢?就是有人處理那也趕不上項目開發的進度要求,所以老大們考慮每天的利息損失,決定還是自己先頂上吧。
很明顯,第一次沒談攏,張家老大哥就先帶著人回去了,三地塊暫時拉上警戒帶停止開挖,先集中開挖一、二地塊。
而這段時間內恰巧張家人幾戶人家里接連出了幾次意外事故,年紀大的就開始迷信,說這是老爺爺們過來懲罰咱們了,得趕緊把他們安放好了才行。
于是接下來隨著張家人主動過來要求遷墳,子執談判上也占了主動權。三地塊的問題迎刃而解,子執只需協調張三石派鉤機配合著村民挖出來,再出點棺槨、紙錢的成本費用,這件事也算是告一段落,項目得以繼續開展。
隨著開發進度的持續進行,項目管理人員也相繼到位。
經理趙紅斌也是美大地產的元老級人物,從公司別的項目強挖過來的;水暖工程師侯杰是原來文旅街中鐵暖通的負責人,子執給撬過來的;電氣工程師高林,土建工程師劉冰、寧立清、于滿倉、張東東、趙大福也同期進場,此外還有資料員張小麗、申小帆、閆偉偉等人,再加上最早進場的焦偉、劉子執、林棟,項目管理人員到這里算是全員配齊。
項目也開啟了搶預售階段!售樓部僅用了三個月就已經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包括精裝、園林和樣板間,順利使二號地首開的三棟樓按期開始銷售,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取得這樣的業績離不開項目部所有人的精誠合作、日夜操勞。
記得搶售樓處時,總包都還沒進場,趙經理甚至一度親自上手開著鏟車去運土;劉冰、子執等自己扛著電鎬就去破碎石塊;焦偉親自指揮鉤機平場地;有一次園林的工頭不聽指揮還罵了趙大福,趙經理帶著子執、焦偉、劉冰上去就一陣踹,用他的話叫:“打錯了不要緊,公司擔著,決不能讓兄弟們受委屈!”
當然做工作不能靠動手,咱們并不是提倡暴力管理,但是就是因為有了這個敢闖敢干的火車頭,才把項目帶上了高速發展的軌道。
……
隨后項目人員也進行了分工,一地塊由焦偉、劉冰、寧立清主管,分別對應三家總包單位;二地塊由于滿倉、侯杰負責,劉子執和趙大福、張東東則負責三四地塊的管理工作。
緊接著項目又處理完一地塊的石料廠、二地塊的廟宇、四地塊的遺留商鋪和農貿市場,過程艱難與古樹龜池相類似,這里不再贅述,真得是一步一個坎兒。
至此所有影響清表進度的因素已全部清除,項目部人員已全部就位,一切開始進入正常的軌道,所有工作得以有序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