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葉雨樓早早就起了床。老實說,昨晚他睡的并不好,整個晚上都在做夢,夢特別的冗長,而且毫無頭緒。他揉了揉發昏的腦袋,起身朝門外走去,他要去準備早飯。
清晨的微風吹過,葉雨樓頓時精神了許多,想起昨晚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不禁覺得有些好笑。
讀書人講究中正平和,心如止水,自從安心讀書以來,葉雨樓時時不忘先時圣賢之訓,要比同齡人多出一份讀書人特有的從容,他的心已經很久沒有這么大的波動了。卻不曾想,數年苦功,在面對怪人時竟是如此不堪一擊,想至此處,葉雨樓神色一陣黯然,他雖年少,卻常常以讀書人自居,可是如今看來,他差的可不止一點半點。
楓橋鎮上的居民都是普通人家,平日里的食材大都相似,祖祖輩輩這么多年,一直沿襲至今。很普通的早飯,兩碗白粥,幾個重新熱好的舊餅子,還有一小碟自制的咸菜。
把飯菜端上桌后,葉雨樓向書閣走去,“也不知道那個怪人醒來沒,今天可要有點讀書人的樣子,不能再犯傻了”,他心中這樣想著腳步卻未停下。
“吱呀~”
快到書閣的時候,門卻忽然從里面推開了,怪人走出來立在門口,還是那副冷漠的樣子,只不過抱在懷里的劍卻是懸在了腰間,稍微顯得正常一點。
葉雨樓故作平靜的說道:“早飯好了,一起吃點兒吧,你昏迷了好些天,一定餓壞了吧!”
怪人看著葉雨樓,眼中掠過一絲思考的神色,嘴里卻是說道:“你吃吧,吃完飯跟我走,我帶你去一個地方!”
“對了,我姓黎。”
說完這句話后,怪人便不再理會葉雨樓,徑自走向門口的方向,似乎不愿意多說一句話。
葉雨樓看出了怪人的意思,便不再言語,趕忙折回廚房匆匆扒了幾口飯,也來不及收拾,從書閣拿上包裹,一溜小跑到門口去。
怪人背對著他站在門口,清晨的陽光迎面照過來,葉雨樓忽然覺得怪人的背影是那么的寬厚,踏實!他應該是一個值得相信的人吧,葉雨樓在心里對自己說道。
聽到葉雨樓的腳步聲傳來,怪人轉過頭來看了他一眼,然后徑自向前走去,葉雨樓趕緊跟上。兩人也不說話,一前一后,很快就出了小鎮。
“他的年紀看起來要比父親大些,不過比起李大伯來又要小一些,他說他姓黎,那么叫他‘黎叔’應該沒問題吧!”葉雨樓邊走邊想,不知不覺間兩人已經走到了山腳下,眼前正是那條斜斜的小路。
看著怪人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葉雨樓忽地出聲道。
“那個……黎叔,我可以這樣叫你嗎?”
怪人轉過頭來,點了點頭表示默許。看到這個動作,葉雨樓心中一喜,也沒開始那么緊張了。
“黎叔,我叫葉雨樓,鎮子上的人都叫我小樓!這條路是上山的,山上除了石頭什么也沒有,我們要到山上去嗎?”葉雨樓跟著問道。
“葉雨樓,葉雨樓…”黎叔嘴里念叨了兩聲,已經開始向前走去。
“我們就是要到山上去,走吧!”黎叔頭也不回的說道。
葉雨樓回頭望了望已經隱沒在山色中的鎮子,也跟著向前跑去。這座山離鎮子不遠,他以前跟著父親來過,還算熟悉,倒也不怎么害怕。
山并不高,不大一會,兩人就到了山頂,眼前是一片怪石嶙峋的石林。黎叔圍繞著石林轉了一圈后,好像是選中了什么一樣,走到石林最里面的那塊巨石旁又掃了幾眼,然后解下了腰間那把枯黃色的長劍。
那是一把很漂亮的劍!至少在葉雨樓看來是的。劍鞘呈枯黃色,錯綜的刻紋似龍飛鳳舞,深深嵌在其中。在葉雨樓看來,那些刻紋比他在書上看到過的書法都要好看,明明只是一些紋路,卻給他一種書法的感覺,又好像是一幅圖畫,轉而又覺得它們似乎活過來一般,一直在不停的游動!劍柄寬大修長,亦是枯黃色,但比起劍鞘來略顯明艷,上面的雕刻是那么的精致,縝密,仿佛那不是殺人的利劍,而是一件被人觀賞的藝術品。
劍未出鞘,所以葉雨樓看不到劍身,但他似乎又不敢看到劍身,這么漂亮的一把劍,殺人的時候也一定很美吧,葉雨樓被自己這個想法嚇了一跳!
沒有理會在那胡思亂想的葉雨樓,黎叔把劍解下來之后平舉在胸前,單手撫過古樸的劍鞘,在劍柄處略作停留,卻是沒有拔出來。黎叔深深凝視著長劍,那眼神就像凝望著心愛的女人一般……
良久,像是做出了什么決定一般,黎叔閉著眼仰起了頭,然后雙手抓住劍柄,猛地向地下刺去!地下是松軟的泥土,黎叔的力氣很大,仿佛烈陽化雪般,長劍直沒泥土,劍柄也看不見了,就好像什么也沒有發生過一樣。
黎叔最后看了一眼,然后翻身上了巨石,伸手招呼葉雨樓過去。葉雨樓沒想到黎叔會突然把劍插到泥土里,正欲詢問,黎叔卻伸手止住了他。
“過來坐下說!”黎叔說道。
葉雨樓乖乖走過去,爬上巨石坐在黎叔身旁。他沒有再去問,他根本看不懂這個人,只能等黎叔自己說。
黎叔看了看端坐在一旁的葉雨樓,開口道:“我知道你有很多問題要問,但是這些對你沒有任何意義,我以后會住在這里,你要讀書,可以來這里找我。但是不要多問,否則便不用來了。”
葉雨樓還未開口,黎叔便轉過頭去,看著遠方的山色,目光里滿是孤獨,忽然又開口道:“我時日無多了,你救了我一次,我便送你一場造化,也算是了我一樁心愿!”
葉雨樓聽得出黎叔話里的悲傷,雖然黎叔不讓他多問,但他還是怯怯的開口道:“黎叔,你是不是傷的很重,你不去看郎中嗎?”
黎叔收回目光,哈哈笑了起來,仿佛聽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一般。
“不用,以后不要再提這件事,你只管在這里讀書就好了!”
“可是……”葉雨樓還想再問。
“不必說了,你不是帶書了嗎?以后就在這里看吧,此處環境優雅,在這兒讀書,要好過你那閣樓。”
黎叔說完便在巨石上躺下。“你且看罷,不必理會我。”
聽得此話,葉雨樓為之一滯!在此處讀書倒也尚可,只是這里也能談得上環境優雅?黎叔說他要住在這里,可是這里怎么看也沒法住呀!心中如此想著,葉雨樓卻是聽話的從包裹中取出書來。
他今天帶的是朱圣人注解的《經世策》,這本書最是晦澀難懂,卻是考取功名的必考科目,容不得絲毫馬虎。
秋去冬來,轉眼之間,葉雨樓在石林讀書,已經三月有余。
三個月的時間,葉雨樓已經習慣了每天來石林看書,黎叔就在一旁看著,也不言語。
開始時,葉雨樓還不明白為什么黎叔說要教他讀書,卻從來不和他說關于書的事,只是讓他來這里。經過三個月的時間,葉雨樓卻是完全明白了,只是每次想起來,都讓他覺得完全不可思議!
與其說是黎叔教他讀書,倒不如說是石林在教他讀書!第一次在石林讀書之后,葉雨樓驚奇的發現自己讀書的狀態前所未有的好!
在來石林之前,那本《經世策》他已經苦讀日,卻總是因為文字太過晦澀,每每讀上幾頁,便覺得難以為繼。可是在石林的那一日,葉雨樓竟然一口氣將《經世策》全本通讀,甚至當天下山之時,已然能默誦全書了。
要知道,《經世策》成書于很久之前,因歷史不斷演化,其中的文字與當朝通用文字已經截然不同,即使是規模最大的文試也只是要求學習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其余大部分,都只是要求理解罷了。可以說,當下的讀書人,鮮有人能完整的默誦《經世策》。而且,葉雨樓當時也只是簡單的翻閱,并未刻意去記憶。
難道這就是“過目不忘”?石林竟然如此神奇!
體會到石林的妙處之后,葉雨樓開始了瘋狂的讀書,轉眼三月已過,葉雨樓忽然發現,鎮子里書館中的書他已經全部讀完,管理書館的先生看見他都直搖頭,葉雨樓已經無書可讀了!
那一日,葉雨樓空手去了石林,黎叔看到他后,放下手中的酒壺,朝他說道:“今天不讀書了?”
葉雨樓嘆了口氣,故作委屈的說道:“黎叔,鎮子上的書都讓我讀完了,您也知道,在這兒讀書效果那么好,看過的書都裝在我的腦子里了。鎮上的先生說,他明年就帶我到縣里報名,看能不能提前參加文試”。
黎叔一愣,起身說道:“參加文試還為時過早,你只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還欠些火候!”。
“讀書人講究記憶和悟性,記憶為本,悟性才有發揮的空間。這三個月來,有石林助你記憶,根基已成,那么接下來,我便助你明悟!”
黎叔走到石林邊緣,折下一截竹枝,邊修理枝葉邊說道:“提升悟性的方法的有很多種,有人輔以棋藝,進退之間以窺天機,有人寄以自然,格物致知以求至理。而我的方法卻是與此都不同!”。
“我少年也曾學文,卻獨愛詩詞,后與劍結緣,從此明白天地間此二者為我至愛,便舍棄其他,一心追求!”
“以詩為意,以劍為引,詩詞中藏有大悲歡,劍行處便酣暢淋漓,我以詩為題,創下劍術七篇,助你明悟,直指本心,你且看好!”
黎叔說著,已快步進入石林。竹枝已被清理干凈,長約三尺,雖然手握竹枝,但是葉雨樓卻能感覺到黎叔氣勢的變化,此刻的他仿佛成為了這片天空下唯一的存在,那根普通的竹枝也好似蘊含逼人著的鋒芒,宛如出鞘的利劍,不住的顫鳴!
黎叔忽然動了,口中大喝一聲:“第一篇。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石林中忽然憑空涌現出密密麻麻的竹影,似濤濤大河奔騰不息,又好似隨風而動的長發,纏纏綿綿,回環往復。待葉雨樓想要仔細看清楚時,耳邊忽又傳來黎叔的大喝!
“第二篇。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聲音未罷,漫天的竹影已然消失,連黎叔似乎也不見了,天地間僅剩下那一根翠綠色的竹枝。它仿佛化作了天地間的精靈,不住的左沖右突,輾轉騰挪,時而疾射蒼天,時而怒刺大地!
“第三篇……”
……
黎叔的聲音越發急促,動作也越來越快,葉雨樓已經完全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他的眼前只剩下了那漫天的竹影。他甚至都沒有注意到,不知何時自己已經閉上雙眼,但是那竹影卻依舊在眼前不住的變換。
“第七篇,山鬼!雷填填兮雨冥冥,風颯颯兮木蕭蕭!”
黎叔的聲音已經變緩,葉雨樓也從迷茫的狀態中醒來,漫天的竹影已經消失,只見黎叔面色凝重,動作也變的極其緩慢,竹枝在他手中似有萬鈞之重,一舉一動都變得極其困難。終于,黎叔單手做收劍勢,緩慢的將竹枝收回身側后站定下來。葉雨樓注意到,黎叔站定之后,那根竹枝卻是寸寸斷裂開來!
那是黎叔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教葉雨樓,自那之后,黎叔便讓葉雨樓自己練習,不加指導,亦不加批評,完全任由葉雨樓自由發揮。他只是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不時押上一口葉雨樓從鎮子上帶來的清酒,他還是那副冷漠的表情,看不出悲喜。
第二年秋天的時候,黎叔忽然交給了葉雨樓一枚小巧的劍行玉佩,算是臨別贈禮,然后就安靜的睡著了,永遠不會醒來的睡著了……
按照黎叔的意思,石林對葉雨樓已經沒有作用,但是葉雨樓還是經常會到石林去,在那里看看書,練練劍,聽一聽石林熟悉的風……

臨川聽雪
大家的收藏和推薦都是我更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