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竹馬弄青梅
“小姐,你怎么又繡錯了。”看著號稱大家閨秀的小姐又一次將針腳別錯了地方,鈴鐺頓感實在沒臉看。這要被外人看去,太傅家小姐的名聲可就毀于一旦了。可嘆美色誤人啊。
不愧是主仆,鈴鐺眼珠子一轉,蘇茉就知曉她心里在腹誹何事,左不過自家小姐太不矜持了,哪有女孩子天天想著和意中人偷偷會面的,這要被知道了可不得安個有失貞潔的罪名。
“我累了,不如,就讓心靈手巧的鈴鐺姑娘來繡吧”,蘇茉打趣到。
既然被看穿了自己的心不在焉,蘇茉索性大大方方的承認。不過她可不敢直接面對鈴鐺隱晦的調侃,因而只能避重就輕、故作鎮定,虎著臉將針線一股腦推到了鈴鐺懷中。
所幸,蘇茉不會知道,大膽的丫頭不僅埋怨著自家小姐的不矜持,還抱怨王爺的輕浮。哪有正經人家年輕男子膽大妄為爬閨閣女子墻的道理,說說這像什么話。
不過鈴鐺還真冤枉自家小姐和王爺了。
上一次撞破王爺翻墻,是因為一年前王爺在酒樓和一眾世家子弟打賭輸了,縱然是堂堂王爺也逃不過翻閨閣小姐墻的懲罰。
上上次撞破王爺翻墻,是因為三年前有賊人搶奪了王爺玉佩,卻飛身潛入了太傅府邸。
再上次則更久遠了,還是八年前宋煜被皇妹誘騙摘墻內的梅花。
蘇茉已逝的母親是先皇胞妹,先皇女兒出生后,為了便于世人區分妹妹和女兒,故將妹妹封為長公主。
雖說長公主難產去世,因先帝憐惜妹妹唯一的孤女,蘇茉進宮的機會一點不少。蘇茉和兩位皇表兄見面的機會自是非常多。
不同于其他只憑媒妁之言、父母之約的男女,蘇茉和二表兄宋煜自小便是相見甚多、親密如間。也是先皇慧眼獨具,早早察覺兩個孩子互生好感,才力排眾議在蘇茉十二歲那年為兩人定下婚約,彼時宋煜也不過十四之齡。
宋煜頂著王爺的頭銜,卻不如一般世家子弟紈绔,倒是頗有一番賢名。
也就是在先皇訂婚之后,兩人開始有了男女之防。蘇茉進宮會盡量避開自己這位二表哥,而宋煜也不會如從前一樣肆無忌憚地闖進太傅府。
說來,除了一年前宋煜打賭輸了翻墻外,蘇茉已經近兩年多沒見過這位儀表堂堂、才氣斐然的二表哥了。
逢年過節,兩家都會交換節禮。前幾天王府小廝送來一份暗藏玄機的節禮。
宋煜如往常一樣,選擇了自己最拿手的字畫。作為宋朝最富盛名的才子之一,宋煜的字畫向來有錢難買。蘇茉是除了他本人外,擁有最大收藏量的人。
打開禮盒,蘇茉不像往常一樣,久久沉迷于佳作,而是被禮盒內嵌暗格中的一首詩擾得夜不能寐。
“小樓獨酌酒,三雀飛過月。郁郁有所思,墻角東南梅。”
作為熟知宋煜的人,蘇茉怎能看不透自家表哥隱含的深意。除了一向神經大條的鈴鐺,就連梅雪都品出了宋煜的不合禮治之舉。
不過梅雪和鈴鐺不同,她深諳她娘傳授的經驗,認為男女長時間不見面,難免感情消弭,故而她是極力主張小姐和王爺私下會面的。
宋煜沒想刻意用隱晦的方式傳信,當初就想著“八月十八,墻外見”這些話太露骨,表妹恐會覺得自己太過輕浮。不如“三雀飛過月,墻角東南梅”來得有詩情畫意,更能博佳人好感。
墻外,一塵不染的宋煜,正一臉興致勃勃地準備開始自己的爬墻壯舉。
仿若謫仙落入了凡塵,染上了世俗。從只可遠觀、不可捉摸的凌空處,落至近在咫尺、觸手可及的方圓寸地。
畢竟遇上紅塵,誰都只是凡夫俗子,只不過有的世俗余韻悠長,有的世俗纏綿兩難。
在隨從冬柏的幫助下,宋煜終于一年后再一次登上了墻頭。
“表妹,表妹”。宋煜壓抑著嗓音,企圖喚起房內女子的注意。
蘇茉在被鈴鐺打趣后,再也沒法厚著臉皮待在庭院中,只得心懷不安地進到里屋。這會兒聽著屋外的動靜,蘇茉是又驚又喜。
礙著大家閨秀的教養,蘇茉沒有撒開丫子跑。而是矜持地慢慢挪到了墻邊。
墻下。
女子飄飄長發宛如風中飛舞的柳枝,一縷青絲被發簪輕輕挽起,綴以展翅的蝴蝶發夾,婉約又靈動。長發垂至不盈一握的腰間,窈窕身姿在青碧色襦裙的束縛下更加誘人。摸了摸中指厚厚的繭,那腰肢一定比毛筆更舒服,宋煜如是想。
此刻,膚如凝脂,兩頰緋紅,眉目含羞帶怯的小姑娘正微仰著頭看著自己。宋煜想起了幾天前南塢國進貢的國寶“南塢腐乳”。
聽說是南塢天女耗時一年才制成,僅有一小罐,當初宋煜有幸得皇兄賞賜一小塊。一口咬下去,牙齒都酥了。小姑娘的皮膚一定比南塢國寶還要好吃吧,不僅牙齒要酥了,鐵定連心都酥了,宋煜暗自腹誹。
心猿意馬的宋煜咬碎一口白牙,告誡自己:莫要唐突,莫要唐突。轉瞬便在清心咒之間繞了個圈。
墻上。
風度翩翩、溫潤儒雅的男子正手攀附著墻壁。許是男子沒有練過武藝的原因,攀巖的動作并不輕松,但是蘇茉卻絲毫不覺著此時的宋煜狼狽,反而有種看月下美人的驚喜。誰曾想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表哥爬起墻來是如此的賞心悅目。
大宋國男子十五后開始束發,宋煜年滿十五只不過十多月光景,因而蘇茉從未如此仔細地端詳過束發的表哥。
相比記憶中少時模樣,表哥褪去了兩頰的嬰兒肥,身材更加挺拔高大。許是遺傳其母妃的原因,表哥相較一般世家子弟還要白嫩。多年書香氣浸養,氣質上更是出塵得宛若謫仙。
蘇茉想:難怪京城素有“蘇家令尹梅,宋家皇子蘭,李家將軍竹,顧家典正菊”的歌謠。想來“君子如蘭,思之可追”一點不夸張,簡直就是無數閨閣女子的畢生所求。